-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新首富梁稳根打造三一“吸金”路:九兄弟聚义发布时间: 2011-9-8 11:33:00 ???? 来源: 钱江晚报 ???? 作者: 相关行业: 制造业三一重工?? 最近一年来,在各大报纸的版面上,三一重工似乎突然之间变得很红。 从2010年10月,有着“神州第一吊”之称的三一重工SCC4000型履带起重机参与举世瞩目的智利矿难大救援,到今年3月,日本福岛核电站因大地震引发核泄漏事故,三一重工一台价值百万美元的62米臂架泵车第一时间驰援灾区助力抢险,三一重工这个中国企业的名字,让“中国制造”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 与此同时,伴随着三一重工股价在A股市场的逆势狂飙,梁稳根这位三一重工的领头人,则以500亿元的身家,在这个5月登顶大型财经杂志《新财富》发布的“2011新财富500富人榜”,成为新一届“中国首富”。 屡败屡试成就行业第一 重型机械领域的企业很少能够引起大众关注,三一重工算是一个例外。 今年3月福岛核泄漏发生后,日本想尽办法为核电站机组注水降温。他们借鉴切尔诺贝利的救灾经验,考虑采用泵车向机组内注水。于是东京电力公司向三一重工发出了购买意向。 也正是这台62米的泵车使三一重工受到了公众的极大关注。 类似的“偶然”还发生在去年的智利矿难现场。去年10月,智利铜矿发生矿难,当时三一重工的一款履带起重机被救灾部门指定为救灾设备。 在“被关注”之后,人们很自然地要问,为什么他们都选择了三一重工? 据了解,目前能生产56米以上臂架泵车的,全世界只有三家公司,分别是德国大象、上海施维英以及三一重工。而三一重工自主研发的66米泵车在2007年就创了吉尼斯世界纪录,2009年三一刷新自己的纪录,将泵车的臂架增至72米。 而国际行业顾问Yengst于4月18日发布的2010年世界混凝土机械行业统计数据,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解释为何东京电力公司选择了三一重工:2010年,三一重工以27.2亿美元的混凝土机械年销售额位列世界第一位,蝉联冠军。 将这个普通民企,做成行业第一的,正是出生在湖南娄底一个普通山村的梁稳根和他的伙伴们。5月10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两国元首代表共见企业家活动”中,作为工程机械行业的唯一一名企业家代表、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的一席话掷地有声:“中国产品并不像美国有些舆论所说的那样——品质差、成本低,‘中国制造’正在赢得世界的尊敬。” 1956年出生的梁稳根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现中南大学)材料学专业。他的第一份工作是分配的,在老家的一家国营机械厂。不过仅仅干了2年,他便决定辞职“下海”。那一年,是1985年,梁稳根29岁。 关于最初的下海故事,梁稳根总会提到贩羊。刚辞职时,他得到消息,市场上一头羊可以赚20多元,于是便和好友袁金华、毛中吾、唐修国一起,直奔湘西、常德,甚至贵州这些产羊较多的地方。但等他们买回了一大批羊才得知,看涨的行情是由于外贸部门取消了一个大合同,过了元旦羊价就会跌。于是,他赶紧收兵,创业尝试以失败告终。 后来,他做过酒,做过玻璃纤维,但都是失败。直到1986年下半年,他们用东拼西凑来的6万元钱,成立了涟源茅塘焊接材料厂,梁稳根和伙伴们的创业梦才算真正走上轨道。 18年后,这家当年的区域性民营企业不仅成为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更是成了中国重工制造业的领军企业,梁稳根也成为了中国民营企业家的代表人物。 要做一家有梦想的公司 梁稳根的焊接材料厂的第一个产品——105铜基焊料,也是屡败屡试的产物。它从开发到生产经历了100多次调整配方,几十次改变工艺,甚至曾经因质量不过关而被退货。但在一次次失败,和一次次改进之后,梁稳根和他的伙伴们正是靠它掘到了第一桶金——8000元货款。 仅仅6年,涟源茅塘焊料厂便成长为娄底地区最大的民营企业,产值过亿。但这与梁稳根的梦想仍然相去甚远。经过一番考察和调研,他制定了革命性的“双进”战略:进入中心城市——长沙;进入大行业——装备制造业,首先进入工程机械制造业。 1993年,梁稳根将企业更名为“三一集团”,将涟源的材料基地改造为“三一材料集团有限公司”,并将总部搬到了长沙。这一年是梁稳根个人创业史上的奠基之年,也是今天的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的奠基之年。 对于梁稳根的团队而言,“三一”是他们理想的体现:“创建一流企业,造就一流人才,做出一流贡献”,这是梁稳根在创业之初就写在墙上的理念,“三一”也正是由此得名。 这些年的发展历程,三一经常被媒体关注,屡屡成为舆论焦点。无论是2005年的股改,还是2006年质疑美国凯雷集团收购徐工,乃至此后的高管零年薪,三一都会被质疑过于“锋芒毕露”。就算是最近两次的参与智利和日本救灾,都有人质疑,三一有“打广告”之嫌。 而梁稳根说,一切都是外界的误会,三一之所以屡屡站上潮头,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