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区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镇体系的概念 城镇体系(Urban system):指的是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或国家中,由不同职能分工、不同等级规模、联系密切、互相依存的城镇的集合。 它是以一个区域内的城镇群体为研究对象,而不是把一座城市当作一个区域系统来研究。 该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0年邓肯(Duncan)所著的《大都市和区域》,重点讨论美国城市的专业化作用在国家系统中的变化以及区域间、大都市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首次使用了城镇体系这一词。 这一概念的出现,也是经济发达国家城镇化进入高级阶段后,城市急剧离心扩散的客观反映。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①早期思想是由霍华德(Howard)在其1898年出版的《明日的城市花园》一书中提出的。他提出的大城市周围建立田园城市以解决大城市矛盾和城郊关系布局的模式,强调把城市和区域作为整体研究的思想,为其后城镇体系的研究和实践奠定基础。 ②其后田园城市的思想被恩温(Unwin)发展成为“卫星城”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大城市规划建设的实践; ③格迪斯(Geddes)首创了区域规划综合研究的方法,在其1915年发表的《进化中的城市》中,强调将自然区域作为规划的基本架构,分析区域的潜力和容量的限度对城镇发展的影响;并预见性地提出了城市扩大到更大范围内而集聚、连绵形成新的城市群体形态,成为在方法论上使西方城市科学由分散和互不关联走向系统综合的奠基人。 ④1918年规划师沙里宁(Saarinnen)提出了“有机疏散”的理论,编制了著名的大赫尔辛基(芬兰)规划方案。这一时期,西方许多大城市(如伦敦、巴黎、哥本哈根柏林等)的规划和研究都已扩展到区域城镇群体层面。 ⑤1933年,克里斯塔勒提出著名的中心地理论,第一次把区域内的城镇系统化。被后人公认为城镇体系研究的基础理论。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普遍开始城市重建和区域开发。随着工业化的快速推进,城市问题和区域问题区域尖锐复杂,并交织在一起,激发了从区域城镇群体研究城市和区域的需求;同时随着国家分散城市化现象的出现,使以大城市为中心的大都市区范围进一步扩展;同时,以过疏、过密形式为特征的区域不均衡状况的加剧,进一步对城镇体系提出了理论和实践上的要求。该时期,以西方国家为主,结合区域规划、国土规划,大规模地开展了城镇体系规划和研究工作,确立了城镇体系研究的理论框架。 ②1945-1955年,维宁(Vining)从经济学角度研究了城镇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意义,从理论上论证了城镇体系的合理性; ③1960年,邓肯(Duncan)在其著作《大都市和区域》首先提出城镇体系一词,并阐述了城镇体系研究的实际意义; ④1964年,贝里(berry)用系统论的观点研究了城市人口分布与服务中心等级体系的关系; ⑤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美国学者还提出了一些新的城市区域概念,如“城市功能区”、城市场等,探讨了城镇体系理论,并对美国与加拿大的城镇体系进行理论和实践的讨论。 国外城镇体系研究的兴起与发展 ①到了20世纪70年代,城镇体系的研究进入高潮。众多研究者在城镇体系的等级规模、空间扩散、区域发展、体系模式及其形成过程以及公共政策、结构分析、信息网络、联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总结。 ②1977年哈格特(Haggett)从interaction、network、nodes、hierarchies、surfaces、diffusion等六个角度研究区域城镇群体形成发展的过程。 ③1970年美国贝里和霍顿(Horton)的《城镇体系的地理学透视》和1975年加拿大学者伯恩和西蒙斯的《城镇体系:结构发展与政策》,集中反映了这一时期城镇体系的研究水平。 ④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基本进入稳定期,城镇体系研究普遍被认为已到顶峰而难以突破,其研究开始衰落。 我国城镇体系研究和规划的发展 ① 1945年10月,梁思成曾在重庆《大公报》上发表了《市镇的体系秩序》一文,专门介绍美国沙里宁的城市“有机疏散”学说,意欲推动我国战后城镇体系的研究。但由于时局所限,未能有所发展。 ② 1964年我国城市地理学者严重敏首次译介了克里斯塔勒的《城市的系统》一文,但其后未开展相应的研究。 ③ 1970s中期,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开始恢复后,城镇体系的概念得到普及,1979年,中科院地理所、北大、南大等科研机构,承担了国家城建总局委托的多项城镇体系研究工作,这是我国大规模进行城镇体系研究和实践之始。 ④1982年,国家计委开始了由试点到全国推广的全国各级行政区域(省、地市、县)为主,包括部分自然区域的国土规划工作,以资源开发、生厂力布局和环境整治为中心,城镇作为生产力布局的空间载体,是国土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于是城镇体系规划便在不同层次行政区开展起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课件(共61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pptx VIP
- AI赋能的软件测试效能跃迁的四大应用场景-2025研发效能最佳实践.pdf VIP
- 电力电子技术 浣喜明 第七章 软开关技术.ppt VIP
- 水冷壁管更换施工工艺.docx VIP
- 卫生院优质服务基层行3.3.4患者安全风险管理.docx VIP
- (高清版)DB4403∕T 306-2022 《智慧停车停车库(场)信息化建设规范》.pdf VIP
- 电力电子技术 浣喜明 第六章 交流变换电路.ppt VIP
- 高中联赛难度几何100题(新版).pdf VIP
- 福建省地方课程《海西家园》.ppt VIP
- 2025年秋新北师大版数学2年级上册全册同步教学设计.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