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6章 生命周期评价的应用
分类 Step 3-1 CML2001 模型把环境影响分为11类[1]: 资源消耗(kg,以Sb当量计算) 酸化(kg,以SO2当量计算) 富营养化(kg,以Phosphate当量计算) 淡水生态毒性(kg,以DCB当量计算) 全球变暖(kg,以CO2当量计算) 人类毒性(kg,以DCB当量计算) 海水生态毒性(kg,以DCB当量计算) 臭氧层损耗(kg,以CCl3F当量计算) 光化学臭氧合成(kg,以Ethene当量计算) 放射性辐射(DALY) 土壤生态毒性(kg,以DCB当量计算) [1]Guinée J. Handbook on life cycle assessment—operational guide to the ISO standard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 cycle assessment, 2001, 6(5): 255-255. 表征 Step 3-2 使用GaBi软件计算[1] 以参照物当量表示 [1]张雷, 刘志峰, 王进京. 电动与内燃机汽车的动力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3). 归一化 Step 3-3 用各环境指标占全国该环境指标的比例,无量纲化为标准指数。[1]将7类主要环境影响标准指数加和(权重相同),得上图[2]。 备注:上图归一化的基准值来自 GaBi 软件提供的德国环境影响基准值 [1]张剑波.环境材料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2 [2]张雷, 刘志峰, 王进京. 电动与内燃机汽车的动力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3). 电动汽车动力系统 内燃机汽车动力系统 评价 Step 3-4 (1)电动汽车的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比燃油汽车低 0.14%。 (2)电动汽车主要环境影响类别为酸化、全球变暖与富营养化。 张雷, 刘志峰, 王进京. 电动与内燃机汽车的动力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3). 结果解释 调研方法 Life cycle interpretation Step 4: 4-1问题辨识 4-2结果评价 4-3结论建议 问题辨识 Step 4-1 张雷, 刘志峰, 王进京. 电动与内燃机汽车的动力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3). 胡志远,程鹏,谭丕强,楼狄明. 电动汽车生命周期影响评价[A]. 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八卷)[C]. 2013 总体来看,电动汽车环境协调性优于燃油汽车。具体来看: (1)电动汽车环境影响主要在生产和使用阶段。 (2)电动汽车对酸化、富营养化的影响显著大于燃油汽车。 (3)研究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结果评价 Step 4-2 (1)电动汽车环境影响主要在生产和使用阶段。 生产阶段:锂电池生产和机械铸造过程中存在大量能耗 使用阶段:消耗电能,受车重、充电效率等影响 敏感性分析:车重、生产阶段能耗和电池充电效率 Bi为第 i 种生命周期环境影响指标值,Ij为 j 种清单数据值 例: [1]刘夏璐, 王洪涛, 陈建.等.中国生命周期参考数据库的建立方法与基础模型[J]. 环境科学学报, 2010, 30( 10) : 2136-2144 [2]张雷, 刘志峰, 王进京. 电动与内燃机汽车的动力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3). [1] [2] 结果评价 Step 4-2 (2)电动汽车对酸化、富营养化的影响大于燃油汽车 关键:电能来源(减小火电比例) 方案 1: 火力 80%、水力 18%和核能 2% 方案 2: 火力 50%、水力 25% 和核能 25% 方案 3: 火力 40%、水力 20%、风力 20%和核能 20% 张雷, 刘志峰, 王进京. 电动与内燃机汽车的动力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3). 结果评价 Step 4-2 1)研究对象:每100km耗电/耗油量设定不同 2)评价边界:是否同时涵盖发电和用电地区 3)输入输出模型:单元过程及系统模型不同 (3)研究结果之间存在较大差异 张雷, 刘志峰, 王进京. 电动与内燃机汽车的动力系统生命周期环境影响对比分析[J].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3). 胡志远,程鹏,谭丕强,楼狄明. 电动汽车生命周期影响评价[A]. 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