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7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队生态环境的影响()
保护我国特有的哺乳动物大熊猫 为了保护完整的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保护斑头雁、棕头鸥等鸟类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 PART COMPANY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创设情境 同样是生物,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其他生物,这是为什么呢?同样是人类,现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远远超过了远古的人类,这又是为什么呢?人类活动对环境产生怎样的影响?怎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是本章要探讨的问题。 感受大自然 原始森林 过度放牧 昔日太湖美 1.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是怎样的? 2.人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学习提纲 2005 65 2011 70 一、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世界人口增长趋势 人类出现后很长一段时期里,由于人口数量少,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很有限。19世纪初,世界人口总数达到了10亿;到1930年时增加到20亿。从20世纪中期开始至今,世界人口更是快速增长,到2005年时达到65亿,2011年已突破70亿。 年代(公元) 人口数(亿) 年代(公元) 人口数(亿) 2 0.55 1949 5.42 740 0.48 1959 6.72 1393 0.60 1969 8.07 1578 0.60 1979 9.75 1764 2.00 1989 11.27 1849 4.10 1999 12.58 1928 4.70 2009 13.35 资料分析: 阅读下面我国不同年代人口数量的一组数据,分析讨论: 1.什么时候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中期后,我国人口增长率,在什么时候基本稳定较低水平?为什么? 3.你生活的地方人口增长实际情况是怎样的?结合当地人口增长实际,分析人口数量对环境、社会和个人生活的影响? 2、我国人口增长趋势 我国人口增长柱形图 1.我国从1949年到1989年,人口增长明显加快。新中国成立后,生活水平和医疗条件改善,致使人口明显加快。 2.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在1979年以后基本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因为我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 3、人口的增长会对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为了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人类必须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的素质。 晚婚,比法定结婚年龄晚2~3年结婚; 晚育,婚后初次生育时达到晚婚年龄; 少生,稳定生育水平; 优生,通过男女青年婚前体检、孕妇定期检查身体等措施,避免生出有遗传缺陷的孩子。 4、计划生育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那么人类有哪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例呢? 问题1: 滥伐森林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造成什么影响?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 滥伐森林的后果绿洲沦为荒漠 ;空气中氧气含量减少,威胁人类生存;水土大量流失 ;干旱缺水严重; 洪涝和泥石流灾害频繁发生;动物失去了家园,物种纷纷灭绝 。 问题2:有些工厂将大量烟雾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这会对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这些烟雾被直接排放到大气中,会引起酸雨、温室效应等。 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气体, 问题3:这些年来,我国不少湖泊发生严重的污染现象,导致蓝藻等大量滋生,形成水华,一部分湖水变臭,鱼是难以生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哪些?采取哪些措施才能使这些湖泊恢复清澈秀美的原貌? 珍贵的淡水资源被破坏,饮用水危机。 淡水生态系统被破坏,水生生物绝迹。 污染的水又污染农作物,危害人的健康。 (镉超标的大米只是其中冰山的一角) 问题4:不法分子还用哪些手段捕杀鸟类?如果鸟类日益减少,自然环境会发生哪些变化? 鸟类像是生态系统的守护神,也是农作物的守护神。 鸟类绝迹,害虫没有天敌,使森林生态系统被破坏。 问题5:有人认为,植树造林就是为了获取大量木材。你赞同这种看法吗?近几十年来,我国植树造林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 植树造林不光是为了获取大量的木材,更重要的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三北防护林 “三北”防护林是我国于1978年开始建设的,位于西北、华北北部和东北西部地区的一项举世瞩目、规模空前的生态建设工程,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建设工程”。目前这一工程累计造林2200万公顷,相当于全球人工造林面积的七分之一。这项工程非常壮观。 近十年来,我国又陆续兴建长江防护林、平原农田防护林、太行山绿化工程等生态工程,并且已经取得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太行山绿化工程 问题6:对受伤的野鸟进行救治和喂养,待鸟康复后,将它放归大自然。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有利于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持生态平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