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苔茶大步走上品牌建设之路.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石阡苔茶大步走上品牌建设之路 2010年9月,贵州省委、省政府组织举行2010年“贵州五大名茶”评选活动,并选出前三名授予“2010年贵州三大名茶”称号,此次评选主要从茶叶的产品质量、规模、知名度及市场占有率、组织化与管理、茶叶标准化和茶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评定,省内数10家茶叶参与角逐,石阡苔茶以总分第2名跻身“贵州三大名茶”。 文化典故 作为全国古老茶区之一的石阡,苔茶一直是众品种中的一支奇葩。尽管“养在深闺”,但仍有些许文字记载。汉代杨雄著《方言》、唐代陆羽著《茶经》、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道》、明代《黔记》、清代《续黔书》、《贵州通治》以及现代茶圣吴觉农的著作等历代史书、方志都从不同侧面记载和描述了石阡茶叶的历史渊源及发展状况。 “石阡苔茶”是国内少有的茶树良种,抗逆性、适应性、产量、品质都比外地品种要胜几筹,而且栗香持久,滋味醇厚,色泽绿润,汤色黄绿明亮,叶底鲜活匀整。关于“石阡苔茶”还有两个典故: 一是御封“天子藤茶”。 石阡县佛顶山独特的野生藤茶经茶史药典多方专家追史溯源考证,茶圣陆羽在其第一部《茶经》里将它归为新梢枝性状的藤茶类中,清朝光绪皇帝御封其名为《天子藤茶》,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称之为古茶,它是茶叶王国的瑰宝,药效性能很强的茶之奇葩,主要分布在贵州石阡佛顶山之上。相传,在清光绪年间,有一位名叫陈子贺的先生在皇宫内担任光绪皇帝的老师,当时光绪帝的身体较为虚弱,食欲不振,脸色苍黄,声音沙哑,脸上常长着黑斑和青春痘。而光绪帝又极怕吃药,患此疾病令其十分烦恼。恰好当年陈子贺老师回老家探亲,发现乡亲常饮用石阡佛顶山上的野生藤茶,不但很少患病,而且个个精神饱满,面颊红润,陈老师品尝此茶后口感舒服,就是灵机一动,回京时带了一包献予光绪帝饮用。光绪尝之,感觉别有风味,口感清爽,咽喉舒服,于是便作茶经常泡饮,不到半年,光绪不但脸上的黑斑和青春痘消失了,而且也感觉精神舒爽,身体强壮。为此,光绪皇帝便将该地藤茶御封“天子藤茶”,从此藤茶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还流传海外,至今仍在南洋与东南亚各国中享有盛誉。 二是坪罐茶换来的进士。 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个清明节,一读书人进京赶考途经现石阡县坪山乡坪罐村,时值缕缕白雾犹如一层层薄薄的轻纱飘逸在山间田野,雾下丛丛茂密的茶树撑着身腰,争相吐新纳秀,长出一颗颗青翠欲滴的新芽,散发出幽幽的兰香,这里优美的环境深深地吸引了这位才子。于是便吩咐随从检点行礼逗留在村寨游山赏景一番。走进农家,人们以茶相待,茶香扑鼻,轻呷细品顿觉神清气爽,心旷神怡,疲意全无。上路时又带上几筐茶叶,沿途祛疲除病使用。一行到京城,只见宫廷内外人心惶惶,城门内外贴满诏告,原来因太后病重难愈,宫廷诏告天下,求医问药,读书人见此,遂将坪罐茶奇妙功效描述一番,再呈送给皇宫。不几日,太后病愈,论功行赏,皇帝免试赐封读书人为进士,从此,石阡县坪罐茶也由此声名远播。 石阡苔茶,如果放到3年前,这个名字不见经传,但在如今,跻身“贵州三大名茶”的它却身价倍增,不管是在贵阳市还是在石阡县,都不容易买到该茶,即使能买到,价格也高昂。据了解,今年石阡苔茶的茶青价格为150~200元/公斤,而1公斤茶叶需要4公斤的茶青炒制而成,这样,每公斤茶叶的成本就超过了1000元。 石阡县位于贵州东北部,这个历史悠久但长期欠开发的国家级贫困县,不沿边、不临海、远离中心城市、无交通主干道过境,基本无工业,无优势矿产,其主要产业为烤烟种植,占全县经济近1/3。2006年底,新一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作出“大变区位、大办工业、大兴产业”的决策,所谓大兴产业,就是把仅有的优势资源——茶叶和温泉定为重点产业进行重新规划,采取重点投入、全民参与、打造品牌、强势推进、加快发展,使之迅速成为真正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在这一大背景下,石阡县质监局围绕生态茶产业建设,主动介入,在茶叶品牌打造和茶产业发展上开始了积极地探索与实践。 石阡茶叶生产历史悠久,该县特有的气候、土壤均有利于加工优质茶叶产品。但在过去,由于全县有大小茶叶企业(作坊)数十家,各家产品品牌名称不一,有的甚至一家就有几个“品牌”,导致很多消费者和客商只知道石阡茶好,而不知石阡什么品牌的茶好,为什么好。这种局面极不利于集中宣传推介、打造石阡茶叶品牌。石阡县质监局与县茶办经过多次讨论研究达成共识:必须规范、统一产品品牌名称。根据石阡茶叶独有的特征特性及原产地域因素,以及茶区群众习惯称谓,在反复征求茶叶企业及业内人士意见后,最终以“石阡苔茶”统一石阡绿茶产品名称。2007年,该县质监局与茶办开始动员了3家企业采用该名称进行包装标识和广告宣传,在两部门的努力下,“石阡苔茶”得到了企业领导和业内人士的赞同与支持。 石阡县质监局原局长周兴政认为,要有统一的名称,才能统一标准,以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石阡茶叶产品多年来一直

文档评论(0)

sjjd4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