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薇》学案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2. 研习文本,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并能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
3. 进一步认识诗歌的文体特点,在把握情感的基础上,能读出诗歌的节奏、韵味。。
?(二)?过程与方法
1. 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 从诗歌的意境、表达手法等方面对文本进行比较鉴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家园之思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教学重点
1. 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故土的感情。
2. 培养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表达自己的体验感受,展开与文本、编者、老师、同学的对话交流。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布置学生独立预习,完成学习过程评价表。
归纳·整理
1.学习本板块时,你有哪些字不会读?积累了哪些词语?2.你了解哪些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3.你能背出《采薇》最后一节吗?4标画出诗中体现“古典的乡愁“的句子,写出你自己的感受。
思考·感悟《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发现·创新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写一首诗或一段文字表达你对“乡愁”的新的体验。
评价:
课前检查与反馈:
1.字音 2.字形 3.解释加点字 4.翻译下列句子
(二)新课导入
(从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导入 。生背诵)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里,大陆在那头。
这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每个人都拥有融于自己的血脉的故土亲情。对故土的情结对一个人的影响常常是终生的,有时甚至让人魂牵梦绕,荡气回肠。为什么?让我们到我国文学的源头和西方文学的源头中去体验一下这种美好的情感吧!
(三)整体感悟
1.自主学习《采薇》。
自行诵读、翻译,了解作品主旨,当堂成诵。
2.全班交流,师生评点。
① 诵读(鼓励学生进行诵读竞赛,并由学生去比较和评点,促进提高。)
② 翻译③ 了解作品主旨
问:《采薇》一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答: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
问: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答:“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④ 当堂成诵
(四)合作探究
1.分组讨论:前后座四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
2.全班交流:由每一个讨论小组推出代表发言,再由学生自已汇总补充修正。
① 乡愁出现的不同场景:
《采薇》写的是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生活场景中的乡愁。
② 其它与乡愁相关的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③乡思情结的内涵:
(师评: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义。故乡常常被赋予的意义有:家、故乡、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在比喻意义上,往往指向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
(五)鉴赏
再读《采薇》,围绕问题讨论:
(先让学生畅所欲言,允许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去读去看。答错了不批评。然后再分小组讨论发言,进行交流汇总。)
① 这首诗共六章,你看分哪几个层次?
分三个层次:1-3章为一层,叙述难归原因和军旅生活的劳苦。
4-5章为二层,直接写战争。
6章为三层,写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
② 前三章,据你看,在章法上有什么特点?使用这种手法有什么好处?
前三章,章与章往往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很明显,这三章,在章法上采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
使用这种手法的好处是:
在内容上,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流逝,时序的更替,而人物内心的焦虑、痛苦也随之加重,从而突出了主题;
在音节上,反复吟唱,一唱三叹,音节和谐,旋律协调在鲜明的节奏中表现出诗歌特有的音乐美。
③从4-5章来看,你又发现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两章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写的是战车、战马、象弭、鱼服以及士兵的劳累奔波、饥渴难当,通过这些具体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展现战争生活的图景。而没有写战场上的刀光剑影、厮打拼杀,但战争的残酷已可想见。
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查阅相关资料,找出古人对这两句诗的评价,谈谈你的看法。
资料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Photoshop实例教程】梦幻效果照片的做法.doc
- 【三维设计】2014高考语文二轮复习题型组合专练(六)基础知识语言表达.doc
- 【与名师对话】高考化学总复习(JS版)《6.3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金属的腐蚀及防护》课时作业.doc
- 【中考突围】中考语文专项集训8名著导读与文学常识.doc
- 【上海高考历史复习笔记整理】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doc
- 【九型人格】三号成就型人物分析——刘德华.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学案.doc
- 【人教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福楼拜家的星期天教案.doc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1).doc
- 【人教版三维设计】2011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31讲旅游活动与环境.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