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报告之新农村建设的调查.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丰县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 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丰县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是淮海经济区中心县。因此其新农村建设也备受各界关注。值此寒假社会实践之际,作为一个丰县人,怀着对家乡的热爱,我觉得自己理所应当的要去调查一下家乡的新农村建设。新年假期已成为过去,各行各业逐渐迈上新一年的轨道,我认为近期正是进行社会实践的黄金时段,因此邀请了两个高中好友,一同骑自行车从县城下乡调查,希望借此社会实践,深入了解丰县新农村建设情况,并寻觅春天的脚步,为好友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们三人顺利完成了此次社会实践。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按照约定,2月15日上午8:30在高中母校东大门集合,实际上三人都早来了大约10分钟,天气晴朗,提前回合的我们互相会意的招呼着牵起了各自的自行车一路向南,骑一路迎春风,洒一路欢声笑,我们开始了今天的实践之旅。 第一站 孙楼镇 骑车不远,我们就进入了孙楼镇境内,这将是我们新农村调查的第一站,大伙的兴奋都写在脸上。沿着丰黄路,我们看到了路边的张梨园村的梨园新村。根据先前对新农村的初步了解,大伙断定这就是新农村在新时期的的新成就。早知道农民有念故土的习惯,大伙却发现多数楼房已经落户,大伙决定一探究竟。我们仗着人多胆大的架势找到了一对在新村花园散步的老夫妇,从他们口中,我们知道是镇政府积极响应新农村号召:早在两年前,这里已经开始为农民建新家,为农业谋新地,以近半的高额补贴推进新农村新住房的建设,新村内道路通畅,公共设施大部分集中在新村花园,少部分分散在楼栋间。方便人们出行和社区活动,难怪新农村会落实的这么好。 新村前的一条新水泥路已经投入使用,大伙正儿八经的蹲着考察了一下道路质量,我们一路往前走,眼睛盯着路面低头前进,引来了路人的一阵笑,也吸引了路边住户的围观,当我们抬起头时着实吓了一跳。他们是未迁入新村的保留户,农村人朴实淳朴,招呼着我们到院里坐下。提到生活状况,说着说着他们就开始抱怨了,究其原因,大伙得知是因为路边下水道不通而导致排水不畅,造成了附近常常有阵阵臭味。而且这是表面看不见的问题,我们用笔记本记下,准备去镇政府询问情况。离开时,大伙发现,新农村铺新路盖新房却没有建公共厕所,这是众多方便中的不便,我们也记在了本子上。 告别了张梨园村民,我们继续骑车,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来到了宋楼镇,通过乡亲们的指路,我们顺利到达镇政府,并找到了负责新农村建设的彭主任,说明来意后,彭主任立刻询问了施工部,并保证3日内解决村民的问题。接着我们说明了社会实践的调查内容,彭主任为我们介绍了附近的家禽饲养生产合作社,并帮助我们了解了新农村村委会的农村综合服务社。在家禽饲养生产合作社,我们亲自喂羊吃草,看种猪饲养棚和生产床。据合作社工作人员介绍,宋楼镇的合作社有近40家,以果业为主,畜禽养殖占了近百分之十。好心的工作人员给我们看合作社的工作简报,似懂非懂的我们愚昧的总结为合作社保障了村民的增收并促进了镇级企业的扩大。离开了合作社,我们就近去了邓庄看农村综合服务社,亲身了解到这是一个集村委会、村医务室、村会议中心为一体的小型平方建筑,大概是要更好的统筹村里事务。临行前我们三个立正站好向服务社门口的国旗敬礼,架势像少先队员升旗一样。 第二站 宋楼镇 在孙楼镇上简单地吃了午饭后,动身去宋楼镇已近下午两点,沿途意外的经过宋楼敬老院,大伙觉得老年人的生活保障也应当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部分,便决定加开一站去敬老院探察。参观中,我们发现老人的屋里还有电视。正商量着要不要冒昧的进去“采访”一下,屋里突然走出来一位老人,兴许是看见我们不好意思了,老人招呼着我们进屋坐下。面对一个和蔼的老人,我们也不认生,询问起来老人的衣食起居问题。从老人口中我们得知,敬老院每个月会给老人们发50块的“零花钱”,冬天每室安装一个电暖气,老人还骄傲的给我们炫耀他的新电热毯。老人打开了话匣子,可是我们仍感受得到他的无聊寂寞。虽然政府已经为老人们做了不少,但敬老院的老人是一群特殊的群体,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觉得他们需要的并不是零花钱,而是偶尔的和几个耐心的聆听者说说话,我们答应暑假的时候还回来看望他们。 出了敬老院,大家沉默了好久。沿途我们又看到了几个农村综合服务委员会,他们的结构和宋楼的大致相同,我们联想到在孙楼镇办公室看到的新农村信息公开讲到的新农村性质,明白了新农村建设是以县为小单位统筹策划的,结构相似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学校的建设也必然是新农村建设的中还要一环,因此对于学校的考察也在我们的计划中。到了宋楼镇上,我们找到了宋楼中学,朝南的大门上挂着一个大横幅“热烈祝贺我校被评为首批省级绿色学校”。跟门口值班人员说明了来意,我们来到了假期临时值班室,值班人员带着我们参观了学校,我们用自己的眼睛证明了“绿色学校”

文档评论(0)

dyzv6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