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传热学部分答案分析.doc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等传热学部分答案分析

7-4,常物性流体在两无限大平行平板之间作稳态层流流动,下板静止不动,上板在外力作用下以恒定速度U运动,试推导连续性方程和动量方程。 解:按照题意 故连续性方程 可简化为 因流体是常物性,不可压缩的,N-S方程为 x方向: 可简化为 y方向 可简化为 8-3,试证明,流体外掠平壁层流边界层换热的局部努赛尔特数为 证明:适用于外掠平板的层流边界层的能量方程 常壁温边界条件为 引入量纲一的温度 则上述能量方程变为 引入相似变量 有 ; 将上三式和流函数表示的速度代入边界层能量方程,得到 当时,速度边界层厚度远小于温度边界层厚度,可近似认为温度边界层内速度为主流速度,即,则由上式可得 ,求解可得 则 8-4,求证,常物性不可压缩流体,对于层流边界层的二维滞止流动,其局部努赛尔特数满足 证明:对于题中所给情况,能量方程可表示为 其中, 故上式可转化为 经两次积分,得到 定义表面传热系数,则 进一步,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引入局部努赛尔特数 其中 针对层流边界层的条件,查由埃克特给出的计算表如下: 不同Pr数下,常物性层流边界层,的值 m Pr 0.7 0.8 1 5 10 0 0.292 0.307 0.332 0.585 0.73 0.111 0.331 0.348 0.378 0.669 0.851 0.333 0.384 0.403 0.44 0.792 1.013 1 0.496 0.523 0.57 1.043 1.344 故可看出,,进而,, 由,得 对于二维滞止流,m=1,则h也为常数,从x=0到x处的平均热导率hm定义为 故, 则,由此可看出, 在m=1时,努赛尔特数的近似解可以很好的表示为 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得到三维滞止流的近似解 9-1,试证明:圆管内充分发展流动的体积流量可表示为: 9-2,常物性不可压缩流体在两平行平板间作层流流动,下板静止,上板以匀速U运动,板间距为2b,试证明充分发展流动的速度分布为 证:二维流体质量、动量方程 ② ③ 在充分发展区,截面上只有沿流动方向的速度u在断面上变化,法向速度v可以忽略,因此可由方程得: , 将式代入得到,,表明压力P只是流动方向x的函数,即流道断面上压力是均匀一致的 进一步由式得, 相应的边界条件: 对积分得: , 强迫流动换热如何受热物性影响? 答:强迫对流换热与Re和Pr有关;加热与对流的粘性系数发生变化。 强化传热是否意味着增加换热量?工程上强化传热的收益和代价通常是指什么? 答:不一定,强化传热是指在一定条件(如一定的温差、体积、重量或泵功等)下增加所传递的热量。工程上的收益是减小换热器的体积节省材料和重量;提高现有换热器的换热量;减少换热器的阻力,以降低换热器的动力消耗等。代价是耗电,并因增大流速而耗功。 传热学和热力学中的热平衡概念有何区别? 答:工程热力学是温度相同时,达到热平衡,而传热学微元体获得的能量等于内热源和进出微元体热量之和,内热源散热是有温差的。 表面辐射和气体辐射各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对辐射板供冷房间,无需考虑气体辐射的影响,而发动机缸内传热气体辐射却成了主角? 答:表面辐射具有方向性和选择性。气体辐射的特点:1.气体的辐射和吸收具有明显的选择性。2. 气体的辐射和吸收在整个气体容器中进行,强度逐渐减弱。空气,氢,氧,氮等分子结构称的双原子分子,并无发射和吸收辐射能的能力,可认为是热辐射的透明体。但是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氯氟烃和含氯氟烃的三原子、多原子以及不对称的双原子气体(一氧化碳)却具有相当大的辐射本领。房间是自然对流,气体主要是空气。由于燃油,燃煤及然气的燃烧产物中通常包含有一定浓度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所以发动机缸内要考虑。 有人在学完传热学后认为,换热量和热流密度两个概念实质内容并无差别,你的观点是? 答:有差别。热流密度是指通过单位面积的热流量。而换热量跟面积有关。 管内层流换热强化和湍流换热强化有何实质性差异?为什么? 答:层流边界层是强化管内中间近90%的部分,层流入口段的热边界层比较薄,局部表面传热系数比充分发展段高,且沿着主流方向逐渐降低。如果边界层出现湍流,则因湍流的扰动与混合作用又会使局部表面传热系数有所提高,再逐渐向于一个定值。而湍流是因为其推动力与梯度变化和温差有关,减薄粘性底层,所以强化壁面。 以强迫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为例,试谈谈你对传热、流动形态、结构三者之间的关联 答:对流换热按流体流动原因分为强制对流换热和自然对流换热。一般地说,强制对流的流速较自然对流高,因而对流换热系数也高。例如空气自然对流换热系数约为5~25

文档评论(0)

105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