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起创新的桥梁.ppt重点讲义.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搭起创新的桥梁.ppt重点讲义

小小蚂蚁力量大 小蚂蚁到底有多大劲?合肥市一名初中生,因研究合肥小家蚁的负重能力和行为,获得第25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同时被大赛授予中国科协主席奖。这个主席奖,全国仅有3人获得。   这位“爱上”蚂蚁的小男孩名叫张阳,现在是合肥市38中学的学生。秋季开学后,只有13岁的他就要上初二了。在张阳的眼中,蚂蚁搬家是一件很严肃而有科学研究价值的事情。 “我查了很多资料,现在的科普文章中,常常引用美国昆虫学教授马克·莫菲特的数据,蚂蚁一般能抬起自身重量300~400倍甚至以上的物体,拖拉自身重量1700倍的物体。 ”张阳说,“咱们合肥常见的小家蚁,到底有多大的力气呢?和美国蚂蚁一样吗?”由此,张阳开始了自己的研究。他一边投食,引来小蚂蚁,同时还录像,观察它们如何搬运食物。张阳说,他通过设定不同重量的食物来观察小家蚁的负重能力,从而了解到小家蚁搬运食物的最大重量,以及搬运行为上的策略。 经过实验性研究,他最终得出的结果表明,合肥小家蚁个体搬运食物时有两种方式,一是上举前行,另一种是拖拉后退。小家蚁上举重量的最大值约为5.5毫克,是其自身重量的14倍左右;小家蚁在地面拖拉食物的最大重量约87.5毫克,是其自身重量的220倍。  张阳为什么要研究合肥小家蚁呢?“我在家中、院子里,还有户外经常发现有蚂蚁单独搬运食物或集体拖拉食物的现象,小蚂蚁力量大,团结起来更是威力无穷。”张阳表示,“我请教了安徽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万霞,她鉴定合肥小家蚁为切叶蚁亚科小家蚁属。”他研究蚂蚁的工具很简单,数码相机、小刀、毛笔等等,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了。而他给小家蚁投的食物,有面包,也有煮熟的鸡蛋,还有葵花籽、油炸馓子、米粒等,看来小家蚁还不挑食。经过称量,合肥小家蚁的平均质量为0.4毫克。   张阳还发现,小家蚁个体负重的方式中包含了一种行为信息,能影响到其他小家蚁的行为。在集体搬运时,小家蚁在食物的周围均匀分布,均衡用力。当小家蚁负重上举前行时,相遇的同伴不会帮忙共同搬运;而当负重拖拉后退时,同伴往往会上前帮忙一起拖拉,集体参与。张阳的结论显示,小蚂蚁很团结。   张阳就是这样一个爱玩,又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孩子。平时做完功课后,他就爱和小区的朋友们一起玩。研究小蚂蚁还不算,捉青虫才是他的绝活。他捉到的青虫总是又多又大,让其他小朋友很是羡慕。 说一说:张阳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并分析这些优秀品质与创新的关系。 培养创新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 1)好奇心是创新的最初动力 2)善于观察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 3)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 4)知识是创新的前提 5)勇于实践是创新的最佳途径 思考:歌曲中的异想天开与今天的哪些科学技术有关? 拔一根毫毛吹出猴万个—— 翻一个跟头十万八千里—— 眨一眨眼睛能把鬼识破—— 长生不老———————— 起死回生———————— 想象,是创新的先导。 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机的伟大想象。 * * 可上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毛泽东 走创新之路 一、让创新思维闪光 克隆技术 航天技术 X光透视 基因破译 器官移植 走创新之路 故事启迪 怎样开发自己的想象力,展开想象的翅膀? 首先,要“敢于想”,敢于“异想天开”。 其次,要“能够想”。创造想象尤其需要丰富的知 识和经验。 最后,要“善于想”。要打破常规的想象。 走创新之路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文档评论(0)

bjuxiao + 关注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