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的发展.pptVIP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传统史学与儒学密不可分 传统史学多以儒家纲常伦理褒贬人物 尧 舜 禹 汤 夏 桀 商 纣 PK “其所谓史者,不过撮录国数千年之故实,以之应用于劝善惩恶之教育”,使后来者“读之而得模拟先哲之真似而已。” ——《史学概论 序论》 汪荣宝(1878-1933) 显然在这一话语体系下历史的变化进程是不被重视的,修史者关心的是怎样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来阐扬那似乎永恒不易的纲常名教。 ——(美)列文森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梁启超与“新史学” 二十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变革转型,传统史学也发生了激烈变动,历史学经历了一场全面的改革,实现了由传统史学向现代史学的转变 新史学的宣言书 1901年、1902年发表《中国史叙论》,《新史学》 提出一种迥异传统史学的崭新历史观念,对中国传统史学作了激烈的批评 《孟子·尽心下》:“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孟子·公孙丑下》:“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由文王至孔子,五百有余岁。” 历史循环论 “历史者,叙述进化之现象者也 ” 新史学理念意味着通过对历史的彻底厘清,可以找出今日中国落后的病根。 史界革命不起 吾国遂不可救 ——梁启超 材料一:盖从来作史,皆为朝廷上之君臣而作,曾无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其大弊在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分别,以为舍朝廷外无国家…史之精神为何?曰理想是已。…作史者苟能勘破之,知其以若彼之困,故生若此之果,鉴既往之例,示将来之风潮,然后其书乃有益于世界,今中国之史俱呆然曰:某日有甲事,某日有乙事。至此事何以生,其远因何在,近因何在,莫能言也。其事之影响于他事或他日者若何,当得善果,当得恶果,莫能言也。 材料二: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 ——梁启超《新史学》 历史进化论 传统史学的特点 1、历史观念: 复古、循环、儒家伦理纲常 2、历史重心: 皇族、王朝、英雄人物 3、研究内容、治史目的: 政治、军事、外交 为帝王个人提供借鉴 近代新史学特点 社会进化论的观点 以国民群体为历史重心 中国自古以来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探索中国历史发展规律,探究中国未来发展道路 4、研究方法: 史料考证、重在叙史 5、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借鉴其他学科不多 实事求是、疑中求信、独立思考的科学精神 借鉴其他学科 补充板书 体例 特点 史书 史学家 以年代为中心 以人物为中心 以事件为中心 历史编年体 《资治通鉴》 司马光 历史传记体 《史记》 司马迁 历史叙述体 《历史》 希罗多德 知识巩固: 1、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嶷,浮於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这段材料告诉我们他获取史料的重要方式是( ) A.实地调查 B.文献查阅 C.道听途说 D.考古发掘 2、司马迁说他《史记》:“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考之行事,稽其成 败之理,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说明其主要目的是( ) A.搜罗天下异闻 B.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 C.成一家之言 D.考查研究古今兴亡成败原因 3、中国古代的史书编撰体例呈多样化,出现比较早的的是以年代为中心的体例。其中有一部通史巨著,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时期1300多年的历史,被视为以年代为中心的史著巅峰之作,它是( ) A.《春秋》 B.《史记》 C.《史通》 D.《资治通鉴》 4、下列选项中符合《资治通鉴》的写作年代、编纂体系和选材原则的是( ) A.汉武帝生平集中于单篇 B.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收入其中 C.唐太宗事迹按时间叙述 D.成吉思汗西征路线详细记载 5、唐代史学家刘知幾提出史家“三长”说。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把农民领袖陈胜列入“世家”,还为匈奴列传,这主要反映了他的( ) A.史德 B.史才 C.史学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