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之光.pptVIP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京张铁路的修建过程体现了詹天佑怎样的精神? 不畏艰难,深入实践 严谨细致,开拓创新 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三、中国人的光荣   对詹天佑的评价:   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为中国的铁路事业鞠躬尽瘁;   被称为“中国铁路工程之父”,修筑的京张铁路成为中国铁路史上的里程碑;   维护国家路权与列强斗争体现出强烈的民族精神。 周恩来为什么称赞詹天佑是“中国人的光荣”?   ⒈詹天佑赴美留学,怀着为国家富强而学习的目的,发奋读书,成绩优异;   ⒉不留恋外国优裕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要以所学报国;   ⒊不顾讥讽和嘲笑,受命修建京张铁路,并不畏艰难险阻地完成了这一伟大工程;   ⒋他一生致力于祖国的铁路建设事业,为维护祖国路权与列强进行不懈的斗争,功在国家,名昭中外。 我国于1999年设立了 中国土木工程界的最高奖项—— “詹天佑奖”   从詹天佑的伟大贡献和人格魅力探究影响历史人物成材的因素有哪些? 社会环境的决定作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民族危机严重。詹天佑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热情。 教育的主导作用:   詹天佑留美期间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881年毕业于耶鲁大学铁路工程专业,优秀的学业水平为其取得伟大的成就奠定了基础。 个人的主体能动作用:   少年时对机器构造产生浓厚兴趣;大学期间刻苦攻读立志报国;毅然回国不迷恋优裕生活环境;筑路期间率先垂范吃苦在前,维护路权再现爱国情怀。 磁悬浮列车:21世纪人类理想的交通工具 ——揭开人类铁路交通运输事业的新阶段   他和鲁迅、蔡元培、孔子等40位中华文化名人的雕塑“落户”中华世纪坛,在这个“国家先贤祠”里,供全国人民瞻仰纪念。   他的一帧帧画像,更是同孔子、牛顿、爱因斯坦等教育家、思想家、科学家一起,走进了神州大地的中小学校,在莘莘学子中竖起了无数心碑,成为千百万青少年的人生楷模和前进的路标。   他就是李四光…… 晚清时期:1889—1911年 民国时期:1911年之后 ⒈出身贫寒家庭; ⒉少年独闯武汉; ⒊学习成绩优异,派往日本留学; ⒋接受革命思想,成为同盟会员。 ⒌留学英国; ⒍受聘北大。   1949年秋,新中国成立在即,正在国外的李四光被邀请担任政协委员。得到这个消息后,他立即做好了回国准备。这时,伦敦的一位朋友打来电话,告诉他国民党政府驻英大使已接到密令,要他公开声明拒绝接受政协委员职务,否则就要被扣留。李四光当机立断,只身离开伦敦来到法国,在巴塞尔买了从意大利开往香港的船票,于1949年12月启程秘密回到新中国。 1952年起担任新中国地质部首任部长的李四光 这是李四光生前最后一张工作照片 1971年4月 1952年为地质部成立揭牌 ⒈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   长期以来,国际上一直充斥着中国内地第四纪无冰川的谬论。为了证明中国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李四光足迹踏遍了祖国大江南北,先后考察了太行的东麓、大同盆地、扬子江流域,几上庐山,发现牯岭西谷的一块巨石矗立在另一块巨石之上,并得出庐山有大量冰川遗迹的结论,坚定地认为庐山是“中国第四纪冰川的典型地区”。涉足黄山、九华山、天目山,发现了比较典型的冰蚀地形和冰川堆积泥砾剖面……1936年,李四光在黄山找到了冰磨条痕,发表了《安徽黄山之第四纪冰川》,至此,中国无第四纪冰川之谬论不攻自破。   第四纪:地质历史的最后一个纪。约从距今250万年前至今。此时高纬度地区广泛地发生了多次冰川作用。   冰川:在高山或两极地区,积雪由于自身的压力变成冰块(或积雪融化、下渗冻结成冰块),又因重力作用而沿着地面倾斜方面移动,这种移动的大冰块叫做冰川。在地质上的新生代第四纪,气候非常寒冷,世界上的许多地方被冰川覆盖,称第四纪冰川。 科学家拍摄到的北极海上冰川 唐古拉山冰川 第四纪冰川遗迹   2005年10月,福州大学原地质教研室施满堂等5位教师经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宣称在白水洋发现存在着大量的第四纪古冰川遗迹。他们发现,在白水洋槽底的基岩和边坡上存在着大量完整的由冰川磨蚀、刮蚀作用形成的擦沟,还有难得一见的“冰臼”,同时发现了典型的冰川地貌——冰斗。据此,福大专家们推断,开阔的“水上广场”是一百多万年前古冰川运动形成的槽形谷。   不过,这一发现受到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等在内的多位专家的质疑。他们认为福建纬度低,白水洋海拔只有数百米,古代不可能有冰川出现的气候和地理条件。 ⒈确立中国第四纪冰川 ⒉甩掉“贫油”帽子,为社会主义做贡献 中国的陆地一定有石油! ——李四光   一战期间,为寻找石油,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国西北打了7口井,花了几百万美元,因收获不大走掉了。   1922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