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十年以后的中国新女性
五十年代以后的中国新女性;大 纲;文革后中国女性的发展和中国妇女研究的主要问题
1、时代背景和女性意识的觉醒
2、八十、九十年代中国政府与妇女发展
3、女工下岗和就业的问题研究
4、女性的教育问题研究
5、婚姻家庭研究
6、目前中国妇女研的主要问题;现代女性的角色和视野
1、切实提高自身、积极参予社会
2、在法律上实现男女平等
3、女性与男性同心协力,肩负社会责任, 推动社会进步
主要参考书目
附论
女性知识分子事业发展的囿限
中国现代社会的「妻管严」问题
香港的女性教育和社会地位的转变
*播放图片:「二十世纪中华妇女」;五十年代的新女性发展;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此后,《宪法》取代《共同纲领》,成为中国社会立法的理据。
《宪法》除重申《共同纲领》的上述内容外,还规定:
「妇女有同男子平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
目的在保障女性应有的权利,提高女性在社会的地位。;提高女性参政机会;保护女性的社会经济权利;1954年的宪法中,更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国家保障公民合法的收入、储蓄、房屋和其它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要特别强调的,是「公民」的意义,指男女一视同仁。;颁布与实施「婚姻法」;参加农业运动和社会工业建设;城镇妇女多投入工业建设,以纺织业为例,1953年,女工已占全体工人总数的60%。
一些过去妇女从未涉足过的生产领域,亦开始开拓发展。
例如:女火车司机、女拖拉机手、女邮递员、女飞机司等等
(参考陶春芳主编:《二十世纪中华妇女〈画册〉》,北京:改革出版社,1995年。);发展妇女儿童福利事业;文革后中国女性的发展和中国妇女研究的主要问题;时代背景和女性意识的觉醒;八十、九十年代中国政府与妇女发展;95年:发表《中国妇女状况白皮书》
95年:召开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95年:提出男女平等是基本国策
95年: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
95年:开始执行《北京宣言》和《行动纲领》
(数据取材:孙晓梅「中国妇女研究介绍」座谈会发言文件,香港浸会大学林思齐东西学术交流研究所,2000年1月20日);1985年《内罗毕战略》
1985年7月13日至26日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157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团、56个联合国系统机构和其它的政府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共六千余人参加。 《内罗毕战略》为简称,全名为「到2000年为提高妇女地位前瞻性战略」。它以平等、发展与和平为总目标,为全世界妇女在2000年前进一步实现男女平等、参与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提出了以行动为主,有具体目标和措施的方案。方案分:导言、平等、发展、和平、应特别关注的领域、国际合作与区域合作六部分。
参《中国妇女大百科全书》(吉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5年);女工下岗和就业的问题研究;就业问题:
妇女就业状况
妇女就业动机和机会
妇女职业流动
职业妇女角色冲突
女工下岗问题
参《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北京:中华女子学院编辑部,1989年)。;女性的教育问题研究;性别教育问题
理念
方法
例如:
* 女性视角
* 比较视角
专题
例如:
* 全球化经济发展趋势带给性别的影响
* 大众文化与传媒中的性别问题
* 公共生活和社会政策中的性别协调方法等等;婚姻家庭研究;目前中国妇女研究的主要问题;现代女性的角色和视野;切实提高自身,积极参予社会;在法律上实现男女平等;女性与男性同心协力,肩负社会责任,推动社会进步;主要参考书目;杜芳琴主编:《中国妇女与发展--地位、健康、就业》(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吕秀莲着:《新女性主义》(台北:敦理出版社,缺出版年月,序文撰写年为1973年)。
臧健、董乃强主编:《近百年中国妇女论著总目提要》(吉林: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96年)。
吕芳上、王树槐等编:《海内外图书馆收藏有关妇女研究中文期刊联合目录》(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5年)。
张国刚主编:《家庭史研究的新视野》(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
罗思玛莉.佟恩(Rosemarie Tong)着,刁筱华译:《女性主义思潮》(台北:时报文化,1996年)。
张京媛主编:《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
高彦颐(Dorothy Ko)着,李志生译:《闺塾师--明末清初江南的才女文化》(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女性系列,2005年)。
曼素恩(Susan Mann)着,定宜庄,颜宜葳译:《缀珍录--十八世纪及其前后的中国妇女》(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海外中国研究女性系列,2005年) 。;杨杨着:《摇晃的灵???--探访中国最后的小脚部落》(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年)。
《中国历代妇女形象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