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让“想”植根“现实”
让“想象”植根“现实”
—— 想象作文《沙漠探险7日谈》课例研究
余杭区临平一中 姚永安
一、想象作文现状分析
让“想像”这朵“人类思维最美丽的花朵”进入孩子的作文是对学生生命的一种关怀和体贴,因为儿童世界是用想象构建起来的诗意盎然的世界;也是对科学的一种尊重,谁也无法否认,是想象孕育了伟大的发现与发明,史蒂芬霍金的《果壳中的宇宙》就是一首最绚丽的想象诗。但更重要的是,想象是我们作文能力和言语能力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想象把五彩缤纷的世界凝聚成文字,并且把文字中的内涵充分释放,滋养我们的才气和灵性。”
结合想象作文的现实,在训练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1.防止无根无据的 “漫天空想”
“想象”往往是现实生活当中难以实现的愿望,但是,“想象”并非是毫无意义的无中生有,并非是漫天空想、瞎编乱造。周一贯老师在《作文教学“新概念”:让思想冲破牢笼》中列举了一位学生的作文《克隆小恐龙》。文章叙述了卢院长是如何从一只霸王龙的蛋化石中克隆出小恐龙的,先用喷筒向蛋化石喷洒“强行软化剂”,再用一种高科技太阳能激光针向变软的蛋内发射强光,注射“细胞复活剂”;两小时后,克隆进入最后一关;用特殊的耐热材料包裹克隆蛋放入200摄氏度的洪炉内,高温孵小恐龙。炉内传来“喀嚓、喀嚓”的响声,蛋壳裂缝越来越多而成为两半,一只小怪物“噢、噢”直叫,降生到了地球上。这篇假想作文之所以说它优秀是因为它处处有现实生活的投影,让我们感觉到作者很高的科学素养。观其原文,其间逼真的让人身临其境的环境描写以及细腻的让人身同感受的心理描写,让每一个读者享受到了一个真实的“虚幻世界”。
在想象作文训练时,要做到让学生的想象基于现实生活,并且具有科学的逻辑可能性。
使他们的想象作文向具有细节描写的虚实融合的《海底两万里》式的小说靠近。
2.防止原地踏步的“自由抒写”
以前的作文教学强调示范,强调指导,鼓励和欢迎学生亦步亦趋的模仿。“开头、过程、结尾”,教师不辞劳苦地层层把关,甚至局部的语言,教师都要提供范例,或者循循诱导,规范到自己心目中的某一个字、某一个词上来。也就是说:“学生写作一开始就强调要依照各种套路按部就班,使作文很难成为放飞童心的自由之作。”
但是,很多老师显然没有辨证地理解“我手写我心”、“自由表达”、“放飞心灵”这些作文“新概念”的含义。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把想象作文阐释成不作任何指导,解除一切规矩和束缚的“自由放羊”。“你写得真棒”、“你是未来的作家”老师总是面带微笑地鼓励着每一个学生。但是,我们是否想过,我们让学生写了一篇又一篇缺乏必要的指导和要求的的想象文,作文“休闲”的功能是发挥了,但从写作能力的层面考察,这样的想象作文是不是成了原地踏步的重复劳动呢?
3.防止“自由表达”时“暗泄私愤”
由于在假想作文中允许学生自由写作,自由发挥,不可避免地有部分学生滥用自由,或胡乱交差了事;或籍文章满足自己的不良欲念;甚至籍文章侮辱谩骂同学和老师。例如,一位老师布置了“假如……缩小了”的假想作文,有学生构思将自己的父母变小后,利用自己庞大的身躯,戏弄、“体罚”父母。尽管这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弱势地位”的“拨乱反正”。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长期不能平等对话的一种宣泄,有现实生活的影子。但是,学生写想象作文,教师有义务引导其在作文过程中经历“真、善、美”的价值世界,领略人性的温暖。
二、想象作文《沙漠探险7日谈》部分教学课堂描述
(一)
水(桶)
水(桶)
67
6
7
5
5
4
4
3
3
2
2
1
1
0(天)7654321
0
(天)
7
6
5
4
3
2
1
师:有一支探险队伍悄悄出发了。他们的装备极其简单,骑着骆驼,只带了干粮和水, 在茫茫沙漠中经历了7天的探险生活。
师:(出示:用水统计图)这是他们7天的用水统计图,仔细看,你看出了点什么?
师:((指名学生说,师小结)一个探险队带着有限的水走进沙漠,尽管探险队员非常节省,但到了第四天,水还是用完了。以后整整一天,他们滴水未进,然而,从第五天起,他们似乎又找到了水,第六天起,他们竟然可以开怀畅饮了。)
(二)
师:我们明白了“探险队用水统计图”的意思。现在,你们心里有什么疑问吗?
师:当我们明白了“探险队用水统计图”的意思。现在,你们心里有什么疑问吗?
生:探险队第4天的用水量为什么几乎为0?
生:在没水喝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什么变故?
生:探险队是怎么找到水的?
生:最让人奇怪的是第7天用水量竟然创“历史新高”,这是什么原因?
生:第一天到第四天的用水量,为什么会一天比一天下降?
……
(三)
师:(师生讨论,聚焦问题) 这个探险队是怎么找到大量的水的?
师:我通过自己的想像,写了一段话,你认为我写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