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长恨歌和琵琶行比较.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长恨歌》和《琵琶行》比较 《长恨歌》和《琵琶行》 是白居易在两个不同时期创作的在我国是个史上评价很高的诗歌,历来深为人们所喜爱。虽然对这两首诗有很多的研究和赏析,但对它们进行比较研究还是不多的。 首先是这两首诗的相同点。白居易在自己的诗进行分类时,将它们都分在了感伤诗中。这两首诗都是诗人有感而发创作的诗。诗中都以女性作为主角,虽然侧重点有所不同,但都一定程度上抒发了诗人对古代女性问题的思考和对男权桎梏下女性没有自主权的同情。不论是“老大嫁做商人妇”的琵琶女,还是高高在上集“三万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她们的不能够决定自己的命运,只能屈从男性的安排和选择。 另外,这两首诗也都属于叙事诗。诗的情节曲折,都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后呼应。同时,这两首诗的抒情笔调都较细腻,写情入微.诗人更是将写景、叙事、抒情交互穿插,用景造情,缘事生情,层层铺垫,为点题蓄势。加以绘声绘色的铺排描写,多方面烘托。音节和诗情的联系很深,凡是转到伤感的地方,必改用仄声韵。全诗富有流转和谐的韵律声调。这两首诗都善于侧面的环境描写,“峨眉山下”,“西宫南内”,“夕殿萤飞”等把玄宗相思孤独的心情衬托得相当突出;《琵琶行》三次描写“江月”,也很好地衬托了全诗的气氛。 在创作背景和创作动机方面。《长恨歌》的创作背景是: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时作者35岁,任周至县尉到仙游寺游玩偶然间谈到了唐明皇与杨贵妃的这段悲剧故事,大家都很感叹夫希代之事,非遇出世之才润色之,则与时消没,不闻于世。乐天深于诗,多于情者也。试为歌之。如何?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授县尉刺杀武元衡凶手因为他平素写讽喻诗得罪了许多朝廷的权贵,于是有人就说他官小位卑,擅越职分。再加上有人给他罗织罪名,于是贬之为江州司马。在中唐时期这个职位是专门安置“犯罪”官员的,是变相发配到某地去接受监督看管的 创作动机方面,有人说诗人作《长恨歌》,不仅是因为有感于李杨的爱情,更是因为从中想到了自己和湘灵的爱情悲剧。因此,此诗的创作主要是男女之间的情感占主导。而《琵琶行》的创作动机主要是由他的“迁谪意”感同于琵琶女的身世引发的。他的“迁谪意”表现为孤独和思乡。 诗人内心的孤独之苦,一是由于故旧的疏阔、亲知的乖隔、生活环境的不习惯等,这是浅层的孤独。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这种孤独会减轻。二是由于他突然被抛落在政治和事业的圈子之外,强烈的济世情怀一时又无法消退,感到恬惶无依。这是深层次的孤独,更使诗人痛苦万分。 和强烈的孤独感一样,浓烈的思乡之情始终萦绕于江州司马的心头,自春到夏,自秋及冬,无所不在,无时不至;而且感物伤怀,触目惊心。思念故园,既有对故乡亲人的想念,也有对精神家园的怀想。所以当遇到有着凄凉身世、不得志的琵琶女时,就有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受。 其次是诗歌的主题,《琵琶行》一方面表达了对“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悲惨命运的同情,同时也寄托了对自己遭贬的郁悒、愤懑之情。,情投意合,但他们的爱情却遭遇了门第观念极重的母亲的强烈反对,最终未能如愿。白居易一生中,曾几度写诗表达对湘灵的思念与爱恋以及不能与湘灵在一起的遗恨。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经历留给了他太多的伤痛与思索。 另外在艺术特色方面,《琵琶行》给人留下极深印象的是诗中对音乐的传神描写。从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开始到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结束,诗人用极富想象力的语言再现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术,曲调未成情以先出,是对音乐气氛的很好烘托,而弹的过程更是撵词摘句,活用比喻来描写音乐的进程.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仿佛使人能够再次听到琵琶声一样,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更是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带入到文字和音乐无法描述的空间,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可谓点睛之笔,从音乐和哲学角度表达了至高乃无的学问,短暂暂停之后便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由静入动,如同万匹野马,同时出动,万丈瀑布,瞬时倾泻,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观众还沉浸在意犹未尽的音乐中琵琶女已经停止了演奏对杨玉环的形象塑造选取了典型化的肖像描写方法“天生丽质”淡淡地勾画一笔,给人一种浅淡而朦胧的美,进而用“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来描绘出其绝世之美。“ 侍儿扶起娇无力,云鬓花颜金步摇”极写其美丽娇憨。“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描绘她死时的凄美动人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着墨不多却能细腻传神。作者配合着情节的发展,在关键时刻加以精彩的点化,从外形中传递出贵妃内在的气质,神韵,使肖像的描写典型化。白居易对杨玉环外貌的描写,既上承《诗经》“蛾眉”、“凝脂”的细腻笔法,又能从肖像中传递出人物的风情神韵,

文档评论(0)

njbs71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