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ocVIP

浅谈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浅谈建设工程招投标中存在问题、原因及对策   摘要:在招投标活动中,一些建设单位采取一系列手段来保护自身利益,违规操作,搞虚假招标。投标单位为了竞争取胜,也采取了一些违规行为,扰乱市场秩序。有些地方监督部门不严格监督招投标各方的行为。我国在建筑业市场先后制定了《建筑法》《招投标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各项法律法规,实施规范的招投标制度,整顿建筑市场秩序,加大查处力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的腐败现象,并取得很大成效 关键词: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经济利益 招投标是招标投标的简称,招标和投标是一种商品交易行为,这种方式是在工程和服务的采购行为中,招标人通过事先公布的采购和要求,吸引众多的投标人按照同等条件进行平等竞争,按照规定程序并组织技术、经济和法律等方面专家对众多的投标人进行综合评审,从中择优选定项目的中标人的行为过程,其实质是以较低的价格获得最优的货物、工程和服务 日前,随着城乡建设的发展,建筑市场秩序逐步规范,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招投标越来越重视,工程招投标制度作为工程承发包的主要形式在国内的工程项目建设中已广泛实施,它是一种竞争性的承揽方式,不但为业主选择好的供货商和承包人,而且能够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其本质是“公开、公平、公正”和“充分竞争”,但是,在实施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该如何解决和应对呢? 一、工程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虚假招标、规避招标等违法违规行为 由于招标投标活动的违法行为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收益,所以在招标投标活动过程中,存在虚假招标、规避招标等违法行为。“虚假招标”是指招标本身并没有发生而是通过非法手段制造招标过程文件的假招标。如,工程甲方和乙方已经就某个项目签订合同或乙方已进场施工,而并没有通过招标流程,这时为了取得开工许可证而组织的假招标,便采用围标、不在媒体发公告等手段以达到让乙方中标的目的;规避招标,是指招标人以各种手段和方法,来达到逃避招标的目的。建筑市场工程承发包从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指令性计划分配任务,到施工企业自己上市场揽业务,都会扰乱正常的市场秩序,致使工程质量得不到保证,容易发生偷工减料、不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等行为,甚至出现业主单位与施工方串通一气掩盖质量不合格现象 (二)假借资质参与竞争 在招投标过程中,一些资质较低的企业,通过挂靠高资质的企业,借取其单位营业执照、资质证书等参与投标,利用被挂靠、借照企业的良好社会信誉骗取中标,中标后进行施工或转包,结果使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均无法保证;还有一些施工企业高薪聘请经验丰富的人员编制标书,从表面上看,标书确实编得不错,而实际上根本不具备相应的施工能力和管理水平 (三)监督管理不力 目前,在计划经济长期影响下,“重审批、轻管理”甚至“以审代管”的行政习惯依然存在,一些监管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紧抱有利可图的审批权不放,而一旦审批过了就以为万事大吉,懒得再去检查和监管。例如,一些地方出现桥梁坍塌事故。公共建筑工程为何如此容易短命坍塌、祸根究竟何在?这无外乎这样两方面,一方面是,建筑工程尤其是政府投资公共建筑工程的腐败成本过高,许多施工单位将工程总造价的5%至10%作为行贿资金列入支出预算,而建筑商同时又要保证自身利润,势必意味着“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出现使用“瘦身钢筋”、“劣质水泥”等现象;另一方面,现有的各种预防建筑领域腐败频发的制度,实际上处于“失灵”的状况,流于形式、走过场的招投标制度,“以审代管,重审批轻监管”的建筑审批制度形同虚设、监而不理等 (四)限制和排斥潜在投标人,地方保护或行业垄断 招标公告对投标人的资质及资格条件要求过高,或是要求投标单位须在本投标地区设置分公司、投标单位在当地有关部门登记备案等不合理的条件,限制、排斥潜在投标人,使得投标单位局限在少数几家“意中人”范围之间进行招标,致使招标项目不能充分竞争,增大了招标人与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的可能性 (五)评标办法标准制定不通明,存在人为的操作空间 一些项目招标时无具体的评标办法和评标标准,按照专家的主观意见推荐中标人、随意性太大,甚至与招标人相互勾结,通过招标文件设置陷阱,对不同投标人采用评审标准不一,导致一些投标供应商在非实质性条款上被判为废标。人为操作主要反映在对评标委员会中评审专家的评标活动施加影响,通过评标委员会的招标人代表,向评标专家有重点的评判各个投标单位,引导评审专家评分时向自己的“意中人”倾斜,如招标人达不到目的,则故意拖延评标时间,迟迟不决标 (六)招投标信息发布不规范 招标信息发布范围小,个别项目只在当地媒体发布,投标人获取招标信息的渠道狭窄。信息发布时间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一些项目发布的时间非常短 (七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