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成果册2015.doc

  1. 1、本文档共1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科技成果选编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学校概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办学历史源远流长,具有110余年的办学史,其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始建于1895年的北洋大学,积淀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史上最早的一批土木、建筑、市政类学科精华。1956年由原东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青岛工学院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的土木、建筑、市政类系(科)整建制合并而成,时名西安建筑工程学院。1959年和1963年,先后易名为西安冶金学院、西安冶金建筑学院。1994年3月8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是公认的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土木建筑类院校之一及原冶金部重点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继承和发扬了百余年来所形成的专业优势,经过并校50余年来几代建大师生的不懈拼搏,现已发展成为了一所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的,以土木、建筑学科为特色,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文、理、经、管、艺、法等学科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有教职工200余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南非科学院院士1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工程技术人员及研究人员近800名。 学校1个国家高新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2个省部级的研究中心(院、所)、实验室。设有建筑、城市规划、建材等三个甲级设计研究院。学校现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89个,拥有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个博士后流动站,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三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学科。 邮箱:kjckfb@163.com 电话:029 传真:029 目 录 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科技机构名单 1 学校现有校级科技机构名单 3 重点科技机构介绍 生态建筑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4 国家干法水泥回转窑预热预分解技术研究推广中心 5 西部建筑科技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6 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7 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8 耐磨材料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9 陕西省黄金与资源重点实验室 10 陕西省污水处理与资源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1 陕西省冶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2 陕西省古迹遗址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3 国家钢结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钢结构稳定与抗震技术研发基地 14 住房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农房建设技术西部研究中心 15 土木建筑类 西部低能耗建筑设计关键技术 16 现代钢结构稳定性关键技术 17 密肋壁板结构节能住宅成套技术与应用 1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评估研究 18 工程结构隔震基础理论及成套技术 19 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性能及加固保护 20 高层建筑结构优化设计 20 超载服役公路钢桥状态评估、加固及养护关键技术 21 大型复杂钢结构施工时变过程分析及关键技术 21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及再生混凝土结构抗震集成技术 22 钢-混凝土界面粘结滑移理论及应用 23 大型火力电厂直接空冷结构体系关键技术 23 地震区大型火电厂混凝土框排架结构体系 24 大跨度纯石建筑中预应力技术的创新应用 25 严寒地区软塑粘土地层大断面浅埋隧道施工技术 26 施工过程中建筑物的安全防护装置 26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性能研究及应用 27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足尺试验系统 27 异形大钢模板及其支撑方法 28 地下管线悬吊保护装置 28 湿陷性黄土地区既有桩基注浆加固技术 29 黄土高填方体的夯实施工技术 29 处理深厚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施工技术 30 碎石化工艺恢复路面功能应用技术 30 大遗址保护利用规划与设计的理论和方法 31 工业建筑振动测试与安全性评估方法 32 建(构)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 32 钢管超高强混凝土芯柱 33 45度角布置带翼缘十字型钢SRC柱 34 扩大带翼缘十字型钢SRC柱 34 预应力钢带加固技术 35 高灵敏度智能复合材料应变传感器技术 36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与制作 36 地下管线探测与信息管理 37 城市(企业)地下管线地理信息系统 38 环 境 类 水与废水强化处理的造粒混凝技术 39 缺水城市独立园区污水零排放与水环境系统构建技术 40 城市供水水源扬水曝气水质改善技术 41 高抗污染型PVDF中空纤维膜制备技术 41 油气田井场废水处理技术与模块化处理设备 42 黄土塬区油气田废弃钻井液安全处置与水再生利用关键技术装备开发及应用 43 油田压裂废水多途径再生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开发 44 难降解有机污染物微生物处理技术 44 生物造粒流化床一体化污水高效处理器 45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46 结团增效澄清技术及装备 46 臭氧-气浮高效水处理反应器 47 缺水城市污水再生与不同途径回用关键技术 48 自我造粒流化床高效固液分离技

文档评论(0)

lxAPkYQojM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