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江茶业
茶叶产业发展现状。(一)产业建设。1.基地建设:全市现有茶园达4.6万亩,较2004年翻一番;改造老茶园1.5万亩,认证有机茶760亩,中国绿色食品4个5000亩,建立了市万亩科技生产茶园1个,千亩基地5个,茶树良种覆盖率达72.6%,河头镇被授予浙江茶叶之乡。2.茶厂建设:新建、改建茶厂46家,QS认证企业13家,被认定省级示范茶厂2家,临海市级示范茶厂11家。3.合作组织:建立茶叶专业合作社9家,产业协会1家。4.品牌建设:先后注册了临海蟠毫证明商标、原产地保护标志,并许可17家茶厂(场)使用证明商标和原产地保护标志,临海蟠毫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省名牌农产品、省著名商标,连续多次获国家级茶博会、省农博会金奖。羊岩勾青注册了原产地保护标志,被认定为省名牌产品、省名牌农产品和省著名商标,连年获省农博会与各级茶博会金奖。(二)存在问题。1.产业规模不大,产业优势还不明显,特别是与省十大名茶标准比还有较大差距;2.茶叶加工业相对滞后,茶叶质量特别是临海蟠毫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3.组织化程度不高,品牌效应不强,龙头带动作用有待进一步提高。4.羊岩勾青是一个企业品牌,它不同与临海蟠毫证明商标,不能搞许可使用。羊岩茶场又是一个由河头镇政府与茶场周边13个行政村联办的镇属集体股份制企业,茶场场长至场员的工资报酬由董事会即13个村与镇政府每五年确定一次,对茶场人员来说,相当于每五年承包一期,这样的体制机制直接制约着羊岩勾青品牌的做大做强。5.茶叶产业涉及田间生产与干茶加工二大环节,投资成本高,政策支持力度还不够大。据2006年至2008年统计,市产业化扶持茶叶产业资金每年仅有50万元至60万元。 二、加快发展的对策措施。(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走区域化、基地化发展道路。全市现有茶园4.6万亩,较2004年翻了一番多,但横向比较,产业规模仍偏少,集聚效应不强。今后一时期,即至2015年,依托“七山”资源,依靠科技,重点打造一带二区(即西北部茶叶产业带、江南尤溪茶区、环逆溪湖茶区),新增茶园1.5万亩,茶园总面积达6.1万亩。1.西北部茶叶产业带。该产业带主要包括河头、汇溪、白水洋等5个镇,现有茶园2.77万亩,至2015年茶园面积达3.27万亩,形成以勾青、扁形茶为主的产业带。2.江南尤溪茶区。该区主要包括江南、尤溪二个镇,现有茶园0.8万亩,至2015年茶园面积达1.2万亩,主产临海蟠毫、勾青茶。3.环逆溪湖茶区。该区主要包括东塍、小芝、涌泉等3个镇,现有茶园1.05亩,至2015年茶园面积达1.65万亩。主产临海蟠毫、勾青茶、扁形茶、毛峰茶。(二)示范带动,优化改造,大力发展无性系良种茶园。1.增强示范带动作用。强化示范园区、示范基地建设,不断增强示范辐射能力。重点建好以羊岩为中心的市万亩生态科技茶园和界岭、岭根、桐坑、安基山、兰辽等五个千亩名茶示范基地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新茶园的开发,年发展良种茶园2000亩以上。2.增强区域特色。按照区域布局,推进低山缓坡的林地、土地流转,发展规模化无性良种茶园,不断增强区域特色。3.加快老茶园改造。运用改植、台割等多种形式,推进老茶园改造,每年计划改造老茶园1000亩。4.加快名优良种推广。加强良种母本园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积极引进、繁育、推广龙井43、龙井长叶、迎霜、乌牛早、浙农82系、安吉白茶等名优茶树品种,使茶园良种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三)龙头引导,优化布局,扎实推进茶厂标准化建设。1.进一步优化茶厂布局。按照茶叶发展规划和基地建设计划,进一步完善茶叶加工厂的区域布局,优化茶类结构,形成区域特色,走特色茶叶之路。2.坚持龙头引导。全市现有省级示范茶厂2家,市级示范茶厂11家。按照“区域化、特色化”要求,运用兼并、重组、联合、合作社等多种形式积极培育茶叶龙头企业,力争至2015年,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标准化示范茶厂3至5家,切实增强龙头企业、示范茶厂的龙头带动作用,提升临海茶叶的产业竞争力。3.推进茶厂优化改造。全市现有尚未改造小型的茶叶加工厂30家左右、加工户500多家,茶叶加工环境仍存在“脏、乱、差”与“低、小、散”现象。积极引导、鼓励工商资本参与茶厂的优化改造,引导企业改建、新建茶叶加工厂20家,淘汰一批初制茶厂和家庭作坊式加工厂,逐步实现“茶厂布局合理化、加工环境美观化、加工设备机械化、茶叶品质标准化”。(四)提升品质,强化监管,全面提高临海茶叶质量安全水平。1.实施标准化生产。进一步完善临海蟠毫、羊岩勾青茶叶生产标准,全面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引导、扶持基地、产品开展绿色认证工作,逐步实现全市茶叶生产基地、产品全部符合无公害生产标准化要求。2.加强茶园投入品的监管。进一步健全监管网络,帮助企业建立台账制度和田间管理档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福莱特玻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哈通信: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 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招商证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宏信建设发展有限公司2024 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品创控股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 2024.pdf
-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4可持续发展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361度国际有限公司二零二四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广西能源:2024年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