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湖北省阳市襄城区学校个性文化建设.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阳市襄城区学校个性文化建设

酿造每所学校自己的“味道” ——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学校个性文化建设记事 《 中国教育报 》 2013 年 6 月 6 日 5 版 如果教育均衡简单地等于盖一样的教学楼、配一样的教学设备,那么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教育问题。教育均衡必须体现教育的特质,采取符合教育规律的方式。 在具备了基本办学条件的情况下,现今若问办学过程中什么最重要,无论教育局长还是学校校长,都会同指“办出特色”。因为有了特色,学校的生存才有“脊柱”,才能获得持续前行的力量。 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主动适应教育发展方式转型,用学校文化建设承载、体现特色,使每所学校“各有专攻”而不再共同追求分数、升学,最终“殊途同归”使所有学生各有发展。如今襄城区的每一所学校,不管是位于中心城区还是坐落偏远农村,都培育生长出了“自己的学校味”,而整个区域教育也实现了以文化之长补农村教育投入总量不足的短板,以文化之力提城区优质教育总量,实现了高位均衡发展。 教育的灵魂依附在学校个性文化之上 一个有一层楼高的篆字“书”,被做成一枚红边白底的阴文印章,十分醒目地镌刻在贾洲小学校门内的一整面墙上,成为这所只有百余名学生的农村小学校园文化的“招牌”。这个颇有韵味的装饰看上去很美,其实也“真没花什么钱”:书法出自该校一名有此特长的教师之手;字是在水泥墙上抠出后,由学校全体教师轮番登梯爬高,接力用红漆描出的。这个大大的“书”字,昭示着学校因陋就简为本地农家孩子进行书法、绘画等高雅文化熏陶的特色。校长张自立说:“贾洲小学的办学理念就定位在‘写好字,做好人’上。”每周五下午第二节课,是该校写字课教学时间,而有书画兴趣的学生每天下午都有一小时可以免费学习。农村学校的确没什么条件,但本校教师胡明狮和程勇在当地书画界小有名气,这就是资源。 九年一贯制的襄阳二十五中曾被称为“城区的薄弱学校”,2005年秋季,刚刚通过竞争上岗担任校长3个月的管少英曾亲自在校门口招生,然而小学一年级只有70人报名。是一次全省机器人大赛的成功,让管少英看到了学校的希望:课堂上、考试中孩子们多是灰头土脸,可赛场上他们却双眼放光、小脸通红,小小的机器人任由他们“使唤”,在小组对抗赛中表现出顽强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赛场下,管少英萌生了建设科技校园的念头。从第一次科技节的艰难尝试,到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机器人创意大赛,获得“全国科技创新学校”称号,再到登台央视少儿春晚、亮相维也纳金色大厅,二十五中实现了由薄弱学校到特色学校的华丽转身。这所学校的发展历程,非常典型地展现了襄城区以学校文化促教育均衡发展的方式和策略。 襄城区教育局张永成局长总在思考“教育转型”的问题,他认为文化建设这一打造学校独特品质的工程,说到底是办学自主权的转型,是把学校发展的自主权交给校长,让校长因地制宜规划学校的发展远景和实施方案。“这几年,襄城教育最大的成绩不是学校建得漂亮了,而是校长都有了方向感;襄城教育因为找到灵魂而开始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这灵魂就依附在各学校的个性文化建设上,就是用个性文化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张永成说。 资源流向个性文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 当全区上下形成了共同的教育愿景,确立了用个性化推进均衡化的路径时,教育资源的配置必然要有正确的导向和流向,必须要能促进工作。 襄阳七中是襄阳市一所社会公认的优质学校,最高峰时有年级平行班13个,教室里最多容纳过90个学生。近年来学校刻意压缩规模,控制班额,年级平行班减少到8个,班额控制在55人以内,由此腾出师资、腾出精力,也腾出6000平米综合楼为校内24个学生社团提供专用活动场地。用该校校长胡启胜的话说,“一所优质学校如果把好生源都招进来,其他学校怎么活?那样没法均衡发展。学校规模小了便于管理,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这个“更好”,指的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利好。用一整栋楼来做学生社团活动中心,这种看似“与中考无关”的规划建设确实少见。而政府对这一“不务正业的行为”也大力支持,活动中心改建及配套设施所需的200万元,全部由区政府埋单。 对中小学文化建设,襄城区政府确立了“资金随着项目走”的投入方式,这为当地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从2009年到2011年,全区连续3年分别投入2000万元、4100万元和3900万元用于推进以体现学校个性为价值追求的学校标准化建设,同期还根据各学校个性文化建设的需要投入3558万元用于配套设施建设。 地处农村的新集中学,教学楼比较旧,木质门窗老化,学校改造时有人提议先从装修教学楼开始。校长陈有国觉得,楼虽旧但不存在安全问题,应该把有限的经费优先用在学校“生命教育”的特色建设上。结果,学校“四大基地”中的蔬菜和养殖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劳动实践的场所和机会,产品又全部供给学生食堂;食用菌基地和茶叶基地既为学生提供了实验室,也让学生从

文档评论(0)

cgsx25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