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莎士比亚探究专家贺祥麟教授书信人生.docVIP

著名莎士比亚探究专家贺祥麟教授书信人生.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著名莎士比亚探究专家贺祥麟教授书信人生

著名莎士比亚探究专家贺祥麟教授书信人生   【摘 要】 《贺祥麟书信散文集》一书收集自1947年以来贺老的一些文章及大量书信。其内容涵盖面甚广,如有关国内外大事、中外文化、古今礼仪、学术研究、文学评论、山水名胜、异国风情、处世哲学、家居闲情、保健常识乃至个人的感情生活等,可以说俯拾皆成文。阅读此书,除对这位著名学者人生历程及所处的时代加深了解之外,还可以丰富我们多方面的知识,陶冶性情,吸取为人处世的丰富经验以及不少文体写作的技巧 【关 键 词】贺祥麟 ;《贺祥麟书信散文集》;书信人生 贺祥麟教授是一位享誉中外的教授、学者、作家、诗人、翻译家,他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方面有很大的建树,是研究莎士比亚的专家。其名字不但进入《中国名人大辞典》,而且还进了英美出版的名人录。他的多部学术专著以及在国内外发表的几百篇文学作品,都是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可惜的是有不少遗作还来不及出版 《贺祥麟书信散文集》一书收集自1947年以来贺老的一些文章及大量书信。就后者而言,与其说是信,倒不如说绝大多数是精彩的散文、论文。正如他所说的:“即每隔三四年,把信件集中起来,掐头去尾稍事改装,就可以出版成一部新的文集。”笔者曾为此向他进言,可他却说没有精力。现在将他的这些信整理出版,是符合他原先的意愿的 在这方面,他的很多朋友也给予过鼓励。正如他的老师著名学者李赋宁教授给他的信中所说的:“您的文笔生动,书信内容丰富,思想活跃,发人深省。这些文章收集成册出版发行,必将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著名作家王火这样评价他的书信:“您的书信汇在一起,就是您的人生记录,也是人生体悟。您的经历多,文学素养高,对许多见闻和事物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c他的学术专著极其严谨的文风相比,他的书信就显得异常风趣活泼,显露着他的真性情。信中,他对祖国的激情、对生活的热爱、对友谊的坚贞、对年轻一代的亲切关怀、对不良现象之深恶痛绝等,流露于字里行间 忧国忧民的感情在他的《“统考”――我当年的高考》(2006年6月17日信)与《七彩缤纷,浪漫旅程――1950年回国记》(2008年3月15日信)中尤为突出。前者通过为摆脱国民党特务的跟踪而逃亡到西南联大报考的经过与当今高考对照,发出“抚今思昔,感慨万千”的感叹。在《回国记》中提及1949年在美国艾莫黎大学(Emory University)获得了文学硕士的学位后,他说: “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我万分兴奋,感动得热泪盈眶,恨不得插上翅膀立刻飞回祖国。”可见他那强烈的爱国情感。回国后,他投身于教育事业与学术研究五十余年,直到逝世前两年,他仍不畏长途跋涉、舟车劳顿参与学术活动。在这些信件中,你可以看到一位老学者生命不息、工作不止的身影 在谈及居家生活的信件中,他充满对生活无比热爱的激情。他乐观的生活态度,可以说是老者甚至是青年人的楷模。正如他在2008年4月21日(当时他已经87岁)的信中这样写道:“我的性格外向,乐于与人交往,充满幽默感,容易和大家做朋友,一同嬉笑,享受生活的乐趣。心胸比较开阔,生性乐观开朗,大方,慷慨。热爱文学,大学以后的专业是英国文学,受欧洲古代希腊人文主义和19世纪浪漫主义影响甚大。这样,我的人文精神和浪漫主义气息就非常浓厚,充满激情,热爱人类,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感情充沛而年轻。现在我的心态和精神状态,与20多岁的年轻人一样。” 他说自己“有一个怪毛病,特别爱孩子,不仅是自己的孙子、外孙,而且任何小孩,我都喜欢。平日最大乐趣是在街上看看三五岁以至六七岁的孩子,他们天真烂漫,活泼可爱,是祖国的花朵、人类的未来……即使是一两岁的幼儿,我也和他玩得很好,逗他咯咯大笑,成为我的忘年交。这对于我来说,说得好听一点,叫作童心未泯;说难听一些呢,叫作幼稚不堪” 看他82岁到桂北旅行,那是个怎样的环境啊!他这样写道:“我得经常跳行在四面皆水、散布于水上的石头上,稍有不慎,就会失足落水。”至于多次出入智利,那就不在话下了。无怪乎1992年5月10日在新英格兰学院授予他名誉文学博士学位的仪式上,该校校长在致辞中这样评价他:“您是人的精神生活之深沉欢乐的榜样。您实践了古代罗马戏剧家泰伦斯(Terence)的格言――任何人文的东西对我来说都不陌生。生活里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逃脱您的精力充沛的好奇心。您对每个人的工作和生活表明了自己的热烈的兴趣。”这种精神无不体现在他的书信中。读着这样的信件,我们自己也会增添对生活的激情 作为一位老师,他不但在执教期间鞠躬尽瘁,甚至在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中与自己的学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发自内心地尽为师者的职责。可以说学生心目中的他,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良师益友,他完全做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请看他2005年9月14日在55级中文系校友聚会上的发言: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