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坚持主体原则.doc

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坚持主体原则.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坚持主体原则

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坚持主体原则   摘 要: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对教育主客体地位存在诸多争议,而我们通常所理解的主体原则,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也出现一些问题。出于正确理解和坚持主体原则的角度,也为了进一步发挥教育者的主体作用,认识大学生的“主体性”客体地位,调动大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即大学生“主体性”客体地位进行辨析说明,反思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主体原则存在的混淆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问题,并就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坚持主体原则提出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主体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4-0233-02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以学生为本”,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学生才是教育的主体?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原则又该如何坚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原则的相关思考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的特殊性 思想政治教育与一般教育不同,思想政治教育既是知识传授的通识教育,同时也是一种政治活动,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与强烈的意识形态内在表征,因此一般教育所认同的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提倡“双主体”说或“主体间性”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是存在较大争议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内在政治诉求决定了“受教育者所具有的主体性并不能否定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地位与作用上主体与客体的基本关系”[2],也就是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与客体不能混淆,主体地位和作用不能胡乱糅合,不分主客。同时,不能否认,思想政治教育中受教育者一方面作为教育的客体存在,另一方面又是学习和内化过程中具有自觉能动性的主体,而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实践表明,只强调“灌输”的教育者单面主体,也没有充分把握教育规律,对于学生的自我教育缺乏足够重视,并没有真正做到“以人文本”,这也进一步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的特殊性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主客体地位辨析 思想政治教育中主体的特殊性,决定了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大学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客体。但这并不表示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中也是客体。北京大学教授祖嘉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是客体性的主体,受教育者是主体性客体,这就构成了世间主客体关系中最为特殊的一类”[3],这最特殊的一类表明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虽是教育的客体,但却是学习和内化教育知识的主体 陈万柏和张耀灿主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一书中,出于充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能动作用的思考,在确定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原则时指出:”受教育者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4],但结合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发现高校的受教育者即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扮演的近乎完全是教育客体的角色,这并不是教育方式的落后,而是大学生本身作为受教育对象而非研究对象,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很少会自觉地把自己扮演为教育主体,但会认同自己是决定学习与否的主体 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应是从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角度出发的主体。教育者是教育的主体,受教育者是学习或自我内化的主体,但不能简单理解为教育的双主体,这两个主体有着外在教育和内在学习的本质区别,因此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不能说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既是主体也是客体,也不能根据“主体间性”说大学生是主体而教育资料是客体 二、当前高校坚持主体原则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一)“双主体”观念的盛行,混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淡化了教育者的责任感、自信心和实效意识 当前“双主体”说的观念盛行,很多高校在这个观念的指引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创新,把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拔得越来越高,这就直接混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从而淡化了教育者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正如复旦教授顾钰民所言,“双主体说是一种教育者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在把教育对象提高到主体地位的同时,实际上也就相对降低了教育者的主体地位,或者说,至少是把教育者和教育对象放在同等地位,二者之间已经没有主次之分了”[5]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来说,教育者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对于存在的问题,教育者相??也是责任的主体,也就是说,谁成为主体,谁就应该承担这样的责任。“双主体”说把教育对象也作为教育的主体,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责任要大学生与教育者等位承担。这种混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的后果是:一方面,把教育对象变成与教育者同等地位的主体,是教育者对自身主体地位的淡化,同时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