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现实与理想(中国台湾清华大学教授彭明辉)
前言
?
人生最困难的课题,莫过于现实与理想间的矛盾:我们希望有很高的收入和社会地位,让身边的每一个人羡慕、敬佩,甚至于连父母脸上都有光彩;但是,我们又不想要成为金钱的奴隶,「赢得全世界却赔上自己」。
?
汽车后面的保险杆上流行一个贴条:「事业的成功,不能补偿家庭的失败。」但是,现在到处都可以看到失败的家庭:夫妻不合,亲子生疏;收入有余,却不知道如何安顿心灵。至于理想呢?到了四、五十岁的年纪,除了极少数的男人还有事业上的野心之外,绝大多数人对生命都失了的热情与憧憬,只知道什么叫做「生活上的享受」。人活了半百,一旦失去了对生命的热情与向往,活着的会不会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肉体和欲望?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很少人敢认真去面对这么一个质问!
?
「金钱不是万能,没钱却万万不能。」这句流行话虽然很有理,大部分人却只是拿后半句话来强调现实的重要性。许多人不但不去深思「金钱不是万能」的涵义,甚至也没办法深刻体会到「没钱万万不能」这句话在今天的实质意义。
?
在今日台湾的现实处境下,只要有固定的职业收入,绝大部分人都足衣足食:房子也许小一点、偏远一点;车子也许旧一点,但却衣食住行样样不缺。甚至在这个号称高失业率的年头,许多人还是靠着自己或长辈的储蓄在过日子,不肯屈就较辛苦、收入较少,或者社会地位较低的工作。既然大部分的人都已经有办法过足衣足食的日子,而远离了「没钱万万不能」的处境,为什么许多人都还是喜欢把这句话挂在嘴上呢?
?
更奇怪的是:和光复初期比起来,现在台湾人的财富不知道增加了多少倍,但是现实的压力却更大了。我们看到许多人为了追求更高的收入与社会地位,而疏忽了夫妻关系的经营;为了「不要输在起跑点」,而把小孩子所有的时间交给各种补习班、双语学校、安亲班、才艺班。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只感到小时候的竞争压力,而感受不到情感的温馨和心灵内在的喜悦。现在四、五十岁的人,小时候虽然普遍地物质供应窘迫,却有着无忧无虑的欢乐童年。但是,现在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却有太多人连童年都是活在惨白的竞争压力之下。
?
假如我们这个社会早已脱离了「没钱万万不能」的历史处境,今天的现实压力到底从何而来?
?
壹、人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很多
?
人到底需要多少钱,才够满足现实上的需要?其实这根本没有绝对的标准,而是和身边的人比较出来的。小时候,家里不算宽裕。难得在餐桌上看到一锅炖肉,伸筷子去夹,在锅边就被祖母的筷子敲到一边去:「大人还没吃,小孩子等剩下的吃!」家里难得来个客人,没喝完的黑松汽水小孩子抢着喝。衣裤上只要没有补丁,就算是家境很不错,甚至足以傲人了。晚上睡觉,一家五口挤在三、四坪大的卧房里,床边还挤着一个臭气熏天的尿桶。今天四十岁左右的人,谁不是这样长大的?但是,当时谁曾经觉得自己苦?谁曾经觉得自己穷?现在每次看到电视广告里「我们都是这样长大的」的镜头,还不是会勾起许多人童年的甜蜜回忆?
?
今日的台湾,只要肯工作,不得已时肯当大厦厕所的清洁工,谁的日子会过得比当年还穷?即使是九二一的灾区,只要平时有储蓄的习惯,都还可以过得远比我父亲那一辈人好:小学五年级就辍学,负责养活一家人,还包括一个卧病在床的父亲和一堆弟妹;到建筑工地挑砂石,挑不动;到空军基地的厨房当军夫,只为了可以把厨房用剩的油拿给家人吃;躲空袭,过了今天不知道有没有明天。这么苦的日子,只因为当时大家过的都一样,所以也不曾觉得苦。
?
想想我们童年时的物质条件,甚至我们上一代的物质条件,那样的生活都过来了,还有什么样的生活不能过?所以圣严法师说:「人需要的不多,但是想要的很多。」
?
托尔斯泰有一篇短篇小说,题名为:「人需要多少土地」。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在帝俄时代,有一个出身农奴的俄国人。他的体格很强健,又很努力工作,省吃简用,所以很年轻的时候就积存了足够的钱,给自己赎了身。从此以后,他租别人的田,继续努力耕作,不但更加省吃简用,甚至除了睡眠之外罕有休息,除非病得起不来否则天天下田。所以,到他壮年的时候,已经存够了积蓄,买到了几亩良田,成为一个小小的地主。他继续这样子吃苦耐劳地生活着,到了晚年的时候,他不但有十几顷的良田,甚至还有农奴在帮他耕作。不但衣食无缺,甚至丰盛有余。一般人在他这个年纪早已赋闲在家,颐养天年。但是,他仍积极地在寻找增加财富的各种管道。
?
有一天,他听说在南方靠近乌克兰的地方有一大片黑黝黝的肥沃土地,地上长的麦子远比他田里的还粗大又饱实。这片一望无际的沃土属于一个偏远的部落,他们对金钱的交易了解很少,只要给族长一小袋黄金,他就把你一天脚程内所能围绕起来的整片土地都送你。这个农夫盘算一下,一袋黄金只不过是他十分之一的储蓄,但一天脚程可以围绕起来的土地,却是他既有土地的十几倍。更何况,那里的土地都远比他现有的土地肥沃哪!所以他就赶快带着一小袋黄金和一个最强壮的仆人,赶到那个部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