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赣南客家民间雕塑装饰艺术浅析
赣南客家民间雕塑装饰艺术浅析 1.赣南客家民居及家具中的木雕装饰艺术
赣南客家传统民居以木质结构为主,人们在追求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中,在建筑物中融入木雕装饰。如横梁、门楣、窗棂等都嵌入各种图案,在技法上采用透雕、镂雕、浮雕、圆雕和通雕,内容上大部分为万字几何纹、花卉瑞草、吉祥动物和戏剧人物等题材。以赣南客家围屋为例,其以主房为中心,四周外围筑以高墙炮楼环绕,内部房屋的装饰木雕十分丰富,大门的两边及梁柱上都饰以麒麟木雕,再配以书卷、如意、花卉等装饰形式。其构图形式注重和建筑物整体风格相统一的原则,使围屋既具有古朴、传统的一面,又有其独特艺术魅力的特点
赣南客家人有着浓厚的敬祖意识,这种传统从古流传至今一直延续,宗庙和祠堂作为一个神圣的场所,其建筑风格及陈设都有其独特的风格。祠堂和供祖中堂的雕刻图案的制作也十分讲究,如神案采用的是镂空多层高浮雕,题材以缠枝纹和卷草纹等吉祥纹饰为主,以示虔诚。梁柱上的雀替大多用鳌鱼来表现,这种龙头鱼尾的形象和鲤鱼跳龙门的寓意有关,以祈望家族里多出达官显贵,光宗耀祖
赣南地区自古盛产优质的樟木、楠木、杉木,这为制作家具带来了便利。明清以来,赣南客家文化受到江浙与粤闵湘文化的影响,使得家具的设计及雕刻工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九瓷床因其在床额上分割花板的九空间中镶嵌九块瓷板而得名,瓷板上多描绘八仙过海、翎毛花卉、山水风景图案等。另外在八仙桌、圈椅、供桌、梳洗架、衣柜等客家传统日用生活家具中也辅以鱼、鸟、龙、梅花、如意、花瓶等题材作为雕花装饰,精致的做工丰富了视觉效果,使得传统家具显得华丽而牢固,达到了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完美统一
2.赣南客家民居中的石雕、砖雕装饰艺术
石雕与砖雕是客家民居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赣南地区物产资源十分丰富,这为石雕、砖雕提供了必要条件,砖雕采用的是质地坚细的青灰砖,石雕则以兴国红石岩和赣县、南康一带的花岗岩为主要材料,石质细腻,易于表现塑造,广泛应用于建筑的石础、明台、抱鼓石、石枕、门箸、漏窗、石墩等构件中,多采用高浮雕或镂雕技法,以狮子、球、卷草、羊、大象等吉祥图案为题材,造型生动,细腻精致,手法多样,反映了赣南客家居民对家族兴旺、健康长寿、丰衣足食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作为赣南地区最具特色的客家围屋建筑群,石雕与砖雕的精美也堪称一绝,不但雕刻精美,还兼顾实用性,做到了两者的完美统一。如龙南乌石围屋檐墙翘脚上装饰着引颈高吼的雄狮和舒鼻昂首的大象。檐下山墙墙身、纵面都灰塑着各种花卉动物、楼台亭阁等人物戏剧故事图案,浮雕与镂空雕交错结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关西围屋宗祠的门楼也是用石材构筑,门楼上石雕如意斗?恚?层层递进,两旁的栏板上有浮雕人物故事图案,显得既美观又有文化底蕴,是赣南客家围屋建筑雕刻中最精美的石门楼之一
3.赣南客家民间雕塑艺术的传承与保护
赣南客家民间雕塑在整个客家民间工艺美术门类中占很大比重,并形成了独具区域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既反映出客家生活的??用功能,又兼具精神审美的意识。进入21世纪,受到大市场经济的冲击,传统雕刻技艺已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再加上旅游业的过度开发及大自然的风化腐蚀作用,给赣南客家的民间雕塑的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
所以,既要保持原有民间雕塑的完整性,又要对过去残破的木雕、石雕、砖雕进行维护和修缮,这是发展赣南客家民间雕塑装饰艺术的唯一出路。一方面要坚持古建筑雕塑“修旧如旧”的原则,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要不断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广赣南客家文化,鼓励年轻人立足本地传承和学习老一辈的雕刻技艺,才能将客家民间艺术、文化产业进一步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林爱芳.客家民间艺术[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
[2]张嗣介.赣南客家艺术[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浙能集团甘肃有限公司新能源项目招聘22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DB21∕T 3722.7-2025 高标准农田建设指南 第7部分:高标准农田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规范.docx VIP
- 偏差的公式:相对平均偏差(RAD)相对偏差(RD)标准偏差(SD).docx VIP
- 微创手术器械的检查与保养.pptx VIP
- 附着式抱杆组塔施工方案(外抱杆).doc VIP
- 陕22N1 供暖工程 替代陕09N1.docx
- 3.4.3 护理安全管理(二-1).doc VIP
- 《新方略》高考加油包(冲刺背诵版)(1)(1).docx VIP
- 《GBT1873-1995-磷矿石和磷精矿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重量法和容量法》.pdf
- 人工智能提高英语学习效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