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回想抒情散文.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端午节回想抒情散文

端午节回想抒情散文 这几天微信上有关端午节的短信、祝福语一条条飞进手机,铺天盖地。又是一年端午到,按照我们老家的习俗,嫁出去的女儿在这个节日都要回娘家看望父母亲的。仔细想想我都有好些年没回母亲那里过这个节日了,心里感觉好惭愧。 刚出门那几年,每逢过节,母亲都会打电话问今年回来吗?但是我好像总是忙,总是让他们在盼望中产生失望。年复一年,家里就很少打电话来问,他们知道打了和没打是一样的结果。 今年端午节,我要回老家过节。坐上开往家乡的班车,老乡熟悉的口音格外的亲切,我的心也随着跑起来的车轮而兴奋起来,城市的道路总是显得拥挤。好不容易出了市区。道路两边虽然少了城市的繁华,但是两边种植的柳树和白杨树郁郁葱葱,低矮的屋舍,绿油油的麦田飞快的向后倒去,离我熟悉热爱的家乡越来越近,我有种归心似箭的感觉。 第二天早晨我被窗外一阵叽叽喳喳的鸟叫声吵醒,外面亮堂堂的,以为睡迟了,一看手机才六点半,乡下的太阳好像比城里的都要勤快,起得早,懂得时间的珍贵。我呼吸着清晨新鲜的空气,忽听一阵阵布谷鸟的叫声从田野的那边传来,有力而急切,。布谷布谷,收麦种谷,还有一种鸟叫声好似说媳妇早起、媳妇早起。父老乡亲经常念叼的农谚是我从小听着长大的,熟记在心。天空堪蓝堪蓝,难得的好天气。 来到田野,久违的清香扑鼻而来,一块块整齐的麦子安静地站在土地上,仿佛铺在广袤大地上的绿地毯,在和煦的阳光的照射下,闪着绿油油喜人的光芒,偶有一阵微风拂过,犹如绿色的波浪此起彼伏,草和其他植物也不甘落后,生长的疯疯癫癫。 小河边的树上停着两只喜鹊,对着我叫了几声,好似在说欢迎回来,欢迎回来,我给予它们感激的微笑,,听老人们说喜鹊是吉祥物,尤其早上在谁家的院子里叫,谁家就会来亲戚或有好事发生。田埂旁的小河水清亮亮的,哗啦啦的流淌,带着他们的使命奔赴在麦田间,小麦正在扬花、灌浆,等待他们的滋润。再过一个多月,又该到繁忙的麦收时节了。我已经将近十年没有收割麦子了,但那些在麦收时流过的汗水,吃过苦的岁月,却在时间的流逝里,让我的感受愈加清晰、愈加真切。 记得那个时候,每年一进入六月,家家户户就再也闲不住了。一吃过早饭,他们便拿上镰刀,往返奔走于自家的麦田里,在这儿看看,在哪儿瞧瞧,开始旋割,就是那儿黄了割那儿.。不时用他们那粗糙厚实的手掌轻抚着一株株日渐饱满的麦穗,像抚摸自家孩子的头,眼中充满着浓浓的爱怜。年长的爷爷会静静地坐在麦田边,一边抽着刺鼻的旱烟,一边计划着农事,常常会错过吃午饭的时间,麦穗就在等待中更加饱满,颜色在渴望中慢慢变黄更加成熟,时间在计划中缓缓流过。 六月上旬左右,天气一天比一天热,太阳每天烘烤着大地,到处都热浪袭击,孩子们多渴望下一场凉爽的大雨啊,可是大人们最害怕下雨,他们说现在是抢黄田的时节,一下雨,误了时节,麦粒会脱在地里,一年的幸苦如果糟了灾,他们的心会有多疼啊.。 进入七月田野里的麦子全部由绿变黄,而后变成一片金灿灿的海洋,成熟的麦穗垂着沉甸甸的头,注视着孕育它们的土地,随着风儿尽情地舞蹈,发出哗哗哗哗感谢的欢笑声。在准备收麦的这几天,家家户户就开始打磨镰刀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小时候会看到母亲坐在房檐下的阴凉里,把所有的镰刀拿到身边,并在脸盆或饭碗里盛一些水备用,顿时镰刀在磨石上发出的嚯嚯声便在午后的院子里响起来,时慢时快,随着节奏不时还要拿到眼前看看,用大拇指试试磨得锋利程度,收获的乐曲开始演奏,令人干劲十足。磨镰刀一般需要一个多时辰,母亲手磨过的镰刀,明光铮亮,锋利异常。 记得那时麦收的日子正巧赶上放暑假的时间。开心了两天的快乐日子被收麦子的枯燥取而代之。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我便参与到紧张而繁忙的收麦战役中,在接受炎炎烈日烘烤的同时,也为家里分担了些生活的重担。 每年放假的第三天,天刚麻麻亮,窗外不时传来一阵阵小鸟叽叽喳喳的欢唱,我们就被母亲从甜蜜的睡梦中叫醒,匆匆忙忙穿衣洗脸,简单地吃过早饭后,我就和母亲、弟妹们集体出发,人手分工;工具、馍馍、水 一边浩浩荡荡地向自家的麦田奔去,每次走在路上我们都瞌睡的迷迷瞪瞪,来到麦田时,露水还没有散去,早晨的太阳刚从东边的山坳中露出半个笑脸,看着沐浴在晨光中的麦子,轻嗅着沁人心肺的麦香,我们姐弟几个坐在田埂上不想动弹,看着母亲已经开始行动,我们用一种被迫的心劲给自己加油,接着便拿起镰刀,投入到了紧张的战斗中。 记忆中父亲很少回家割麦子,因为我们姊妹多,一年光靠这些收成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额外买上一千斤才够吃,加上我们上学,他的肩上的胆子很重,除了逢年过节偶尔回来,几乎都在外面挣钱。 但是在我有限的影响里父亲割麦子的速度最快,他的胳膊长、力气大、手掌宽厚,三两下就够一捆。我和母亲不相上下。妹妹负责收拢捆好

文档评论(0)

2017me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