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陕、渝交际区域古代官署地二十八所浅述.docVIP

鄂、豫、陕、渝交际区域古代官署地二十八所浅述.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鄂、豫、陕、渝交际区域古代官署地二十八所浅述

鄂、豫、陕、渝交际区域古代官署地二十八所浅述   摘 要: 鄂、豫、陕、渝交际区域有古代官署地二十八所,历代统治者先后在这里设置的郡、州、府一级官署至少七十次,县级官署至少一百七十七次。本文一一陈述以上官署的时间、方位和所属政权,旨在说明该地区历史开发时间的先后,以及封建割据的频繁和文明进程的不平衡,以作为该地区人文历史研究者和新时期建设者的参考 关键词: 郡治;州治;府治;县治 中图分类号: K928.6;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7)01-0034-07 [按]多年来,教学有间,我时时翻阅各史地理志、《水经注》和《中国历史地图集》等。大凡有涉及个人教学与个人生活和工作区域的内容,必手录不倦,时加浅考。前年与竹山友人谈及竹山县由鲜卑人政权西魏始置,县治位于今竹山县城,这里已是来往汉中的通道。友人陡然来了兴趣,建议我最好将本地区的古代官署,特别是郡治、县治的时间、方位和所属,详加整理。并且说,该地区人文历史研究者和新时期建设者需要这方面的知识。友人的话,对我是鼓励,也是鞭策,遂不揣浅陋草撰了《鄂、豫、陕、渝交际区域古代官署地二十八所浅述》一文。该文笔录学界前贤的共识和意见,其间自然也有个人的心得体会,是否允洽,敬祈各方批评指正 今日鄂、豫、陕、渝交际区域,地区级城市仅十堰一处,县级城市六处,殊不知古代这一方面的情况复杂多了。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水经注》等史籍初步统计,这一地区有古代官署地二十八处,历代统治者先后在这里设置相当于今日地区一级的郡治、州治、府治至少七十次。详而言之,郧县老城四次,郧县五峰肖家河一带三次,郧县梅铺东南侧―次,郧西上津镇九次,竹溪中锋西南侧一次,竹山田家坝十次,房县城十九次,老均州城十二次,丹江口城区一次,丹江口城区东南侧四次,丹江口城区西北五十公里许处五次,丹水与淅水??合处一次。至于县治的设立更为频繁。据《中国历史地图集》、《水经注》等史籍初步统计,郧县四处共三十九次,郧西四处共二十四次,竹溪五处共十五次,竹山三处共三十次,房县五处共三十七次,丹江口市七处共三十二次,总计一百七十七次。除此,这一地区有古国国都三处,其中古庸国国都竹山田家坝,古麇国国都郧县五峰肖家河一带,学界已有共识;今有一学者认为今十堰市黄龙镇为古微国国都,学界认同者不夥,尚须地下文物发掘证明。另外,明代中期至清初,郧县老城设有相当于今日副省级的郧阳抚台机构 从以上所述,可以看出这一地区古代官署密度之高,官员层级之多,是其他地区罕有的 下面以县为序,分别略述各县各处的官署概况。须说明的是,文中所说某官署的方位,一是依据《中国历史地图集》中的标注,二是笔者有理由的认定。文中所说官署的次数,仅仅是一个约计最低数字,不可当做郡治、州治和县治的确切次数。原因是各个封建朝代的行政区划,《中国历史地图集》只是选画几个具有代表性年份的行政区划,而不是整个朝代行政区划的全部;再者,该书所列的行政区划图,有的标注了郡、县二级官署的所在地,有的则由以说,文中所说郡治、县治的次数,只是《中国历史地图集》所示的一家之言,只能作为一个仅供参考的下限数字,实际数字比这要大 一、郧县古代官署四处,郡治6次府治2次县治39次 1.老城旧址:郡治2次,府治2次,县治23次,明清抚台亦此 西汉为聚邑,在汉中郡(治安康)长利县(治今郧西观音)境 东汉为聚邑,在汉中郡(治汉中)锡县(治今郧县五峰肖家河一带)境 三国魏景元三年(262年),为聚邑,魏魏兴郡(治安康),锡县(治今郧县五峰肖家河一带)境 西晋太康二年(281年),西晋魏兴郡(治上津)郧乡县治,县治由此始 东晋咸和二年(327年),东晋魏兴郡(治上津)郧乡县治 东晋太和元年(366年),东晋汉中郡(治汉中)郧乡县治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年),前秦魏兴郡(治上津)郧乡县治。《晋书373年)“苻坚攻陷梁益二州。”今鄂、豫、陕、渝交际地区在益州境 东晋孝武帝太元二十年(395年),东晋魏兴郡(治上津)郧乡县治 东晋安帝义熙五年(409年),东晋魏兴郡(治上津)郧乡县治 南朝刘宋文帝元嘉二十六年(449年),刘宋魏兴郡(治安康)郧乡县治 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八年(464年),刘宋南上洛郡(治五峰肖家河)郧乡县治 南朝齐明帝建武四年(497年),齐齐兴郡郧乡县,郡县治均此 南朝梁武帝中大同元年(546年),梁齐兴郡郧乡县,郡县治均此 北周建德元年(572年),北周武当郡(治老均州城)郧乡县治 隋大业八年(612年),隋淅阳郡(治淅丹二水会合处的丹水南岸),郧乡县治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均州(治老均州城)郧乡县治 五代十国 梁开平二年(908年),梁均州(治老均州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