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1第1章_绪论资料
* 1.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1.2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1.3 如何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1.4 机械原理学科发展现状简介 第一章 绪 论 本章重点、难点 本章主要介绍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 重点是熟悉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对学科发展动向有一定了解。 难点是掌握机构、机器、机械的基本概念、它们的作用、区别与联系。 1.1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机械原理又称机器理论与机构学,是机械工程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对于机械的设计、制造、运行、维修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机械原理的研究对象是机械,研究内容是有关机械的基本理论问题。 机械是机构与机器的总称。 机构的定义:用来传递与变换运动和力的可动的装置。 常用的机构包括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齿轮系、间歇运动机构、螺旋机构、万向联轴器等。 机器的定义:一种用来变换或传递能量、物料与信息的机构的组合。 实例:缝纫机、洗衣机、各类机床、运输车辆、农用机器、起重机等。 注意:机构的数量是有限的。 机器与机构之间的关系——机器是由机构组成的。 连杆机构 齿轮机构 凸轮机构 例如,图示单缸内燃机中就包含了三种常用机构:连杆机构、齿轮机构、凸轮机构。 机构的作用:一是用来将一种运动形式(如旋转)变换成另外一种运动形式,二是用来传递动力。 机器的作用:代替或减轻人类劳动,或将一种能量(物料、信息)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 动力机器——完成能量的转换。 工作机器——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搬运物品。 信息机器——完成信息的传递和变换。 机器的类别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的内涵在不断变化。但是,机器完成运动变换和动力传递或转换的本质属性不会改变。现代科技在机器中的应用,只是使机器具有信息化、智能化和柔性化。 其中实现机械运动的执行机构系统是机器的核心,机器中各个机构通过有序的运动和动力传递来最终实现功能变换,完成工作过程。 机器中的运动单元体称为构件。 因此,机器是把一个或几个构件的运动,变换成其他构件所需的具有确定运动的构件系统。 控制系统。 信息测量和处理系统——由计算机来完成的部分。 传动部分及执行机构系统——完成工作过程。 机器的组成 自动洗衣机的组成: 控制器(控制部分) 电动机(原动部分) 减速器(传动部分) 波轮(工作部分) 带(传动部分)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 机构结构分析的基本知识。 ② 机构的运动分析。 ③ 机器动力学。 ④ 常用机构的分析与设计。 ⑤ 机械系统的方案设计。 本课程是研究机构和机械运动简图设计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程。 机械原理所学的内容是有关机械的基础知识,是机械类各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1.2 学习本课程的目的 (1)为学习好机械类有关专业课打好理论基础。 (2)为机械新产品的创新设计打下良好基础。 (3)为现有机械的合理使用和改进打好基础。 (4)现代世界各国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 1.3 如何进行本课程的学习 搞清基本概念,理解基本原理,掌握机构分析和综合的基本方法。 着重研究以下两大部分内容: 1、研究各种机构和机器所具有的一般共性问题。 2、研究各种机器中常用的一些机构的性能及其设计方法,以及机械系统方案设计的问题。 注意培养运用所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去发现、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养成综合分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坚持科学严谨、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讲求实效的工程观点。 ① 深刻理解课程中的基本概念。 ② 掌握机械运动简图的画法,并习惯用简图来认识机构和机器。 ③ 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研究方法,如速度瞬心法、矢量方程图解法等。 ④ 掌握各种典型机构的结构、分析和设计方法。 ⑤ 善于将前后内容联系,融会贯通。 ⑥ 善于理论联系实际,多看多想。 ⑦ 复习有关例题、习题,归纳总结解题思路。 具体要求: 应用领域扩大——上天(太空探险)、入地(水平钻探)、下海(深海勘探、打捞作业)、甚至钻入人体内(血管清理)。 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作用增强——与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控制工程、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相互渗透,诞生了若干新学科。如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