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
第五课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学习要求
1、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关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2、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二.基本问题预习提纲
1、中华文化的绵延不绝、源远流长的原因
2、中华文化的构成、特点、地位、影响、精髓分别是什么?
3、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和品质
4、关于民族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
(1)什么是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民族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得到丰富和发展
(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3)如何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什么?)
第一框 练习
一、判断。
1、中华文化是汉族人民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的。 ( B )
2、我们要全面继承中华传统道德。 ( B )
3、传统美德在各个时代的表现一样。 ( B )
4、中华文化是优秀的,促进了世界文化的进步,将取代世界文化。 ( B )
5、中华文化总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 A )
二、选择
1、 从“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纪念标志”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 (??? )???①丰富多彩、光辉灿烂 ②回荡着中华儿女自豪的声音 ③如同悠久的历史长河源远流长? ④是世界性的文化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A.①??? B.①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负荆请罪”的寓意是? (???? )????????????????????? ???????????????????
A.知错必改、君子坦荡荡的宽广胸怀B.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
C.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D.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从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公安局长任长霞,亲民爱民、嫉恶如仇、爱憎分明;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雷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从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到邓小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说明( )
①中华民族冲突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 ②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中华民族的冲突美德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③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对于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影响 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薪火相传
A.①???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多年灿烂文明的古国,有着优秀的文化传统。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和保护这些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应该
? ①中国古代科技方面的文化?? 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④长城、故宫等世界著名建筑艺术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①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 ②影响中国人的生活方式
③影响中国的发展道路 ④对世界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三、分析说明题
6.华夏民族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双手,创造了象征着东方灿烂文化的中国瓷器。并以其源远流长的历史、精湛绝妙的工艺、光彩茂美的质感、异彩纷呈的品类而名震寰宇,极大地丰富了民族文化和世界艺术宝库,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程。
中国瓷器由商代原始瓷发展到东汉成熟的青瓷,至唐、宋、元、明、清各代,历经了原料配制由粗到精、坯胎由不透明到半透明、釉色由单色到多色、烧成温度由低到高、工艺技术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不断进步。装饰艺术由“素瓷”到“彩瓷”、单彩到多彩、釉下彩瓷到釉上彩瓷的长期演变,为现代瓷器艺术百花竞艳的局面奠定了良好基础。
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国无宁日、经济衰败、民不聊生,虽有不少有志之士与爱国的陶工及匠师们结合起来,为陶瓷的发展而拼搏努力,但整体上说,是中国瓷器艺术黯淡失色的历史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整个工艺美术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发展、提高”的方针,广大陶瓷美术工作者不断深入生活,探索创新,创作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时代气息浓郁的艺术瓷以及经济实用、朴素大方的日用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瓷器艺术进入了一个全面繁荣发展新时期,展现出包容性、多样性、科学性的特征,许多新工艺、新材料、新形式、新品种应运而生,蓬勃发展。
问题探究:
(1)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发展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征?
答:中国的陶瓷艺术体现了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特征
(2)20世纪前半叶为什么是中国瓷器艺术黯淡失色的历史时期?
答:20世纪前半叶,中国社会并未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国无宁日、经济衰败、民不聊生。尤其是日本的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