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病“智慧”治理.doc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大城市病“智慧”治理

大城市病“智慧”治理   中国城市的膨胀速度超过发达国家的历史最高水平,医疗、交通、城管……一系列问题无不催促城市管理者尽快探寻出解决之道。      交通拥挤,河流、空气污染,犯罪率居高不下……在发展中的中国,随着城市人口的膨胀,城市政府的公共服务提供和公共管理能力显得捉襟见肘,大城市病日益凸现。生活其间的城市居民,在追逐着事业梦的同时,也正在承受高昂的生活成本。   针对于此,“城市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城市”等等概念也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青睐与追捧。   8月21日,IBM与广东省信息产业厅签订了一份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打造“数字广东、智慧城市”。作为城市化走在全国前列的珠三角,以及即将迎来亚运会,正在为改善城市形象而努力的广州,一个以信息技术和服务咨询提供为业务的企业,将如何给一个大城市开出治理的药方?      城市未来应更智慧?      至2008年底,中国城镇人口已突破6亿,100万人以上的大型城市逼近120个,50万人以上的城市达388个。   从城市公共治理的角度出发,城市公共设施的完善,并不仅仅是硬件上的建设,还包括如何进行更有效率的管理,信息化――是化解城市因日趋庞大和复杂而出现问题的技术管理手段之一,但规划的短视、理念的缺失,更主要的是,资源的高浪费以及行政的低效率,更是城市公共治理中的痼疾。   以交通堵塞为例,这对大多数城市居民来说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即便面对高昂的油费、高峰时期的拥堵和环境污染,人们对汽车的痴迷似乎总是难以割舍,政府对此则显得办法不多。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对城市公共交通的治理则是一个可借鉴的例子。   2009年5月15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获得了美国智能社区论坛颁发的“年度智能城市”奖。      斯德哥尔摩的“智能”从其交通治理中可窥一斑:如果你驾车进出斯德哥尔摩市区,你将会被按照时段征收“道路堵塞税”。不过用不着在收费站前面大排长龙,也看不到收费员,你甚至无需停车:一切都在你经过路口的时候通过智能系统自动完成了。   通过分布于斯德哥尔摩城区??入口的18个路边控制站上的摄像头、激光扫描系统和安装在机动车辆上的传感器,这一过程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当车辆经过控制站时,控制站的摄像头会被激活,拍下车牌照片,控制站和机动车上的传感器之间会交换信号,记录下时间、日期和缴税金额,然后直接从驾驶人的授权银行账户中扣除。当然,如果你的账户里没有钱,或者没有指定的账户的话,也会收到账单,你可以自己去银行交钱。   道路收费系统对缓解斯德哥尔摩的交通堵塞和提高市民生活的总体质量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到试运行结束时,城区的车流量降低了近25%,每天乘坐轨道交通工具或公共汽车的人数增加了4万人。   此外,斯德哥尔摩城区因车流量减少而降低的废气排放量达8%~1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降低了40%。   同样的治理方式也会应用在城市河流的治理上,众所周知,在中国,流经城市的河流因为工业和生活污水污染的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让人难以忍受。来自美国纽约的经验,或可借鉴。   纽约市在流经城市的河流的河两岸以及河中间500多公里的全线当中布满了传感器,实时透过网络传送到后台,经过计算机大型的云计算、流计算之后,在屏幕当中可以显示一条虚拟的河流,这条河当天每分钟的生态情况,有没有污染源出现,出现污染源如何采取补救措施,未来3天会有什么影响,这些经过分析整理的数字信息,成为城市管理者进行决策参考的依据。   诸如此类的“智能化城市”、“智慧城市”的经验,越来越受到全世界城市管理者的重视。      中国“智慧城市”起步      从农业社会急剧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城市膨胀的速度几乎超过了工业化国家的历史最高水平,城市越来越不堪重负,如何在城市化过程中寻求平衡点考验着各个大城市的主政者。   现在全球有数以百计的城市政府正在宣称自己要建设一个智能城市,IBM、华为、思科等等大型IT企业,也无不加入这一战团。华为称他们的方案为“Smart City(城市的信息化)”,思科称之为“Intelligent Urbanizatior(智能城市化)”,而IBM更进一步,他们提出了“智慧城市”。   利用包括摄像头、传感器、GPS、互联网、通信设备等技术手段在内的工具进行全面感测,再对这些数字信息进行充分的整合,并进行协同的运作,这是IBM公司所提倡的“智慧城市”的信息化治理流程。   “所谓更智慧的城市公共治理,是指地方政府所管辖的环境、公共事业、公民和本地产业发展中,怎样更加智慧地使用ICT(信息、通信和技术)技术,充分地感知、分析、集成和应对地方政府在行使政府职能过程当中,包括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怎样更加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