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研发流程管理(一):流程的重要性及质量管理.docVIP

研发流程管理(一):流程的重要性及质量管理.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研发流程(一):流程的重要性及质量管理  流程是什么   所谓流程,就是一连串关联的步骤或作业活动。   对个人来说,把所有执行的动作串联起来,就可以当成流程。例如电脑程序员每天早上背起笔记本电脑,走出家门,坐上公交车,下公交车转乘地铁,出地铁站走进办公室,这几个动作合起来,就算是一条上班流程。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日常营运执行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流程中的一个步骤,例如业务人员填定报价单给客户,属于业务流程的范围,流程有起点,有终点,有些流程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有些则相当弹性,可能每次执行的过程都不同,在ISO国际标准大行其道之后,一家公司可能有些流程已标准化,有些则尚未纳入规范,不论如何,流程并不会受到单一个功能单位或部门的限制,需要业务,研发,品管测试,采购与仓储,制造等部门参与。   某些大型流程可能流经数个部门,由很多人员的参与而形成许多交错复杂的子流程,像财会流程,生产流程,产品开发流程,采购流程等,有些小的流程可能一两个人就完成了,像公文签核流程,差旅费报销,甚至感冒请病假也是流程,不论大小,长短,复杂或单纯,正式或非正式,企业所有的活动,皆能以连惯的方式来执行,而所有的活动出都可以流程的方式来呈现,分析,所以对管理者而言,流程是对找经营问题,构思改善方针最重的工具。   为什么流程这么重要   近30年来业界学界炎所以重视流程分析的方法,源自于流程对于企业能否达成营运目标扮演关键性的角色,所谓企业营运目标,指的是质量、时间、成本三个项目,分别代表一家公司能在最短的时间,以最低成本,将质量最佳的产品提供给客户,藉以创造营收与获利,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下,流程改进可以带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营动成本,缩短作业时间等诸多重要的效果,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这样的观念来自于戴明博士(Edwards W.Deming)提出的“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以及作者本人(韩孝君Norman S.han)提出的“大禹管理哲学”加以阐扬。   追求质量的起源   在全球各地消费者的眼肖中,“日本制造(Made in japan)”,是最佳质量的代名词,也是全面质量管理潮流的发源地,日本产品质量的名声建立于20世纪后期,然而质量管理观念的诞生,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年代,回顾质量的历史,要从1910年代的福特汽车开始。   汽车可以说是第一个消费大众会直接接触,制造过程与技术复杂度比实高的产品,汽车出现之前,消费大众平常购买平常及使用的产品,像是服饰、食品、家具等,收于制造过程较为单纯,质量容易维持一致,在亨得福特创业的时代,汽车是第一个消费大众会购买的高度工业技术产品,汽车的零件数量庞大,从车体,引擎,轮轴,刹车,坐垫,到螺丝钉,大大小小加起来有数十万个零件,每个零件都由不同的供货商以不同的方式生产,加以组装的流程冗长而复杂,工人素质莠不齐,难以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对美国民众而言,不论是职业司机或是一般消费者,汽车几乎是每天都会使用到的产品,不但价格高昂,故障时的维修既耗时又花钱,一旦出现瑕疵,客户报怨的压力比其他任何产品都要大上好几倍,而且汽车在行驶时有安全上的顾虑,这些因素迫使汽车制造商开始重视产品的质量,质量管理的观念就从这里诞生。   质量大师:戴明   随着时间的演进,1940年代戴明博士提出完整的质量管理原则,他产张改善质量可以为企业带来提高员工士气,降低费用,增加生产力以及扩大市场占有率等效果。   然而质量要做到多好才算好?应不应该有上限?从企业获利的角度来看,质量的提升固然可以带来较高的收益,但是相对的必须投入较多的成本来测试产品及改进缺失,特别是如果要做到零瑕疵的境界所消耗的资源,可能超过质量提升而增加的收入,从净额的角度来看,企业的获利反而会降低,所以传统经济分析的决策模式会对产品质量订定上限,分析时会考虑改善质量所需的成本以及增加的收益,来决定一个能国企业带来最高利润的优良品率,例如95%或是97%,通常不是100%。   戴明博士提出质量管理原则时,刚好遇到日本走出二次大战阴影,开始发展经济,日本制造业原本想凭借低成本的优势,设法把廉价的家电商品例如电饭锅卖到美国市场,但是因产品质量实在太差,消费者抱怨连连,市场开拓的计划不但没有成功,反而成为“劣质商品”的代名词。经过一番自我检讨及痛定思痛,日本制造业决定采用戴明博士的质量观念,大幅度的提高优良品率,更进一步以零瑕疵的质量保证,改变消费者在印象,从家电用品到汽车,击败各国产品成功席卷全球市场。   日本产品的成功,打响了质量管理的名气,也就是戴明博士的一代管理大师的地位,零瑕疵也成为所有制造者争取消费者认同最喜欢的口号。   全面质量管理的兴起   日本的成功,来自于消费观念的改变,早期注重成本与效益的经济分析决

文档评论(0)

KOtCDBGrk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