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敲响安全警钟敏感信息是防护重点.docVIP

诈骗敲响安全警钟敏感信息是防护重点.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网络诈骗 因为互联网的普及和便捷,网络已经成为绝大多数人解决生活各方面事务的首选。也正是因为这样,网络中的诈骗手段越来越常见,诈骗事件也越来越多发。因为不法分子看准了网络这一大好途径以施展自己的“诈骗绝活”。 为防止网民们上当被骗,信息安全领域的专家山丽网安就来给大家分享10个危害网络安全的典型诈骗类型,大家一定要对这些诈骗手段有所了解,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1、出行旅游,谨防票务欺诈 ,机票、火车票预订升温,机票销售网站也纷纷推出特检票、超低价票等促销手段,一些钓鱼网站也伺机而动,浑水摸鱼,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订票信息来实施诈骗犯罪。 2、网络购物,谨防信用卡诈骗 现在“宅”族越来越多,催生了越来越多的网购达人,然而,一种新型信用卡诈骗现在正披着网购的外衣迅速发展。犯罪分子一般采用假冒网店卖家,以电话或网上即时通讯工具联系买家,并以商品退货、系统升级等借口骗取客户信用卡信息。商品下了单之后收到诈骗电话,声称该商品已经没货了,需要提供自己的信用卡卡号、有效期等信息进行退货。如果提供了相关信息,那么就做好卡被刷爆的心理准备吧。 3、相亲交友,警惕婚托、酒托、茶托诈骗 骗子利用交友网站,借相亲交友为名,骗财、偏色,骗吃、骗喝。这类骗子,通常会用虚假的照片注册,并频繁给异性用户发信,要求QQ交流;而建立联系后,会以各种借口,要求见面,把你带到酒吧、咖啡厅、歌厅等场所进行消费,少则几百,多则几万元。另外,针对中年女性,还会以中年成功人士为嘘头,在经历一两月的情感交流后,要求见面、借钱投资、开店送花篮等等。受害者往往因面子,或异地作案,取证较难而破财免灾。 4、重金求子,警惕“色”局诈骗 骗子以短信、网络、街头张贴广告等途径发布重金求子的信息,以交公证费、面试费、介绍费等名义,让受害人向其提供的账户上汇款。此类诈骗主要是利用人的贪婪心理来行骗,只要大家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拒绝骗子设下的诱惑陷阱,就会避免财产损失。 5、手机、社交,警惕恐吓诈骗 一些黑客软件能够伪造银行官网后缀的电子邮件,再以“冻结账户”等名义大量群发恐吓邮件,欺骗中招网友点击邮件中的钓鱼欺诈链接,从而窃取中招电脑的银行账户和密码,具有极强的迷惑力。伪造银行官网的钓鱼欺诈网站不多,但得手一次就意味着大笔的金钱收益。 6、日赚300,警惕网络兼职诈骗 此类骗局中,骗子一般会现在论坛或其他社交网络上发布一些虚假信息,以兼职的名义进行招聘,求职者看到信息后通过网络跟招聘方联系,招聘方谎称要先拍下商品帮买家刷信誉刷好评,之后返还客户本金和佣金,但是一旦客户按要求完成任务,就会出现系统卡单,对方会要求客户重新做一遍任务,一边把之前被卡的钱冲抵出来,等客户做到一定的任务量,骗子便会消失。 7、网络博彩,警惕钓鱼诈骗 这类骗局多是利用网民贪小便宜并且对网络不熟悉的心理,诱惑网民投资,一开始会让受害者尝点甜头,之后就开始建议受害者加大投资。受害者一旦继续投资,就会发现大多失利。当受害人找到群管理人员询问时,管理人员就会使用多个小号对受害者进行心理战术,最终使受害者越陷越深。此外,博彩类网站多含有木马病毒,网民一旦访问了此类钓鱼网站,非但不能获取收益,自己的信息反而会泄露出去,得不偿失。 8、网络支付,警惕借钱诈骗 此类诈骗主要针对QQ、微信等即时聊天工具的用户。诈骗分子使用视频欺骗器等专用软件,在与用户聊天时截取该用户的聊天视频,并使用木马等黑客技术秘密盗取该账号密码,再与该账号好友进行聊天,并播放之前截取的视频录像,伪装成该账号原用户骗取事主信任后,以“急需用钱”等各种借口向事主的朋友、亲戚借钱,实施诈骗。由于作案过程中使用了“视频”聊天,作案成功率极高。 9、网络代购,警惕设局诈骗 此类骗局中,诈骗者声称能代购各种紧俏商品,待顾客付了代购款之后,诈骗分子会以“商品被海关扣下,要加缴关税”等类似的理由要求加付“关税”,等顾客钱付了,货品也收不到。如近期湖北宜昌两名“果粉”女孩网购iPhone6,被骗6万元。 一名27岁的宜昌女孩通过网络结识了一名声称可以团购iPhone6的卖家,而后她以每部6000元的价格买了10部,并按对方要求汇款6万元。但汇款后迟迟未见卖家发货,才发现自己上当了。另一名报警的宜昌“果粉”则是通过聊天软件认识了一名卖家,双方商定成交价格为1.1万元。然而,汇款后卖家却不能兑现承诺。 10、天上掉馅饼,警惕中奖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腾讯QQ”或“移动飞信”等即时聊天工具,以一些知名公司或网站的名义发布虚假中奖信息,利用一些人贪小便宜或好奇心态、侥幸心理等,以“特等奖”、“幸运奖”、高额奖金和笔记本电脑或其他数码奖品为诱饵,借“公证费”、“手续费”、“保险费”等名目骗取网民的钱财。 互联网是一个神奇的空间,让人们尽享其乐趣的同时也让不安因素充斥其中。想必在使用过网络的人中

文档评论(0)

WEnIkCQbw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