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转载中国机械神话
自2012
年5月始,中联
80米碳纤维臂 架泵车投入山西灵石重 点工程施工。
2011年3月,三一62米泵车 驰援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岳麓山下,湘江河畔。
在这片中国中部新崛起的现代工业热土上,诞生了两个重工装备制造业的巨子。
一个是“至诚无息,博厚悠远”的内敛,一个是“品质改变世界”的张扬,两家具有鲜明个性的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经过二十年峥嵘岁月的淬炼,如今成为业内的佼佼者,并且
技人员、借款50万元起家,创办生产实体——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从混凝土拖泵产品入手,进行“科技产业化”的大胆尝试,通过实施“核裂变”、“核聚变”发展战略,发展成为产品链覆盖最广的工程机械集团,到2011年,集团销售收入逾800亿元,混凝土机械成为其强势业务。
产焊接材料的小厂切入工程机械整机制造领域,也是从混凝土拖泵产品开始起步,通过一系列的扩张,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民营工程机械集团,到2011年集团销售收入也超过了800亿元,混凝土机械销售贡献率居首。 2011年,中国混凝土机械以1053亿元的市场规模名列工程机械行业之首,约占整个工程机械行业收入的1/5。其中中联和三一的混凝土机械国 缘于建机院
说起长沙与工程机械产业的结缘,要从长沙建设机械研究院(简称建机院)说起。 建机院的前身是建设部下属的唯一集建设机械科研开发和行业技术归口于一体的应用型科研单位,主要从事建筑、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重大装备及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科研开发工作。1956年5月创建于北京(是中国第一个工程机械类的科研机构),1969年底迁址到湖南常德,1978年底搬迁到长沙的银盆岭。
落子长沙的建机院有过很风光的日子,在全国归口管理工程起重机、塔式起重机、混凝土机械、路面与压实机械、桩工机械、环卫机械、及翻斗车、平地机等行业技术,包括标准制定和统型设计等。曾在当地人眼中是“吃皇粮”的科研事业单位,建机院的工作令当地人
十分羡慕和向往。然而,好景不长,当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中国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启动后,长沙建机院同其他很多科研院所一样,要靠拿到项目才得以生存,靠卖图纸才能艰难运转,面临国家的“断奶”政策,每年500万元的收入要养活全院500多人。
这种举步维艰的困境,让建机院的领导班子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不得不开始了以研究所、研究室为承包单位,将科技成果对外有偿转让来谋生。但这种浅层次的经营模式弊端明显:各自为政,资源分散,院整体研究实力和集成攻关协作度下降;短期行为明显,影响科研后劲。而与此同时,那些得到了建机院图纸转让的企业却迅速崛起。
东方圆机械厂仅花了不到1万元的技术转让费,一年的时间就做到上千万的‘盘子’,湖南江麓机械厂用不到5万元引进我们的技术,当年就做到了几千万,我们是‘守着金饭碗没饭吃’。”
在这种形势逼迫下,建机院领导认识到,必须深化 殊途同归的品质意识 作为科研单位下属的企业,中联建设机械产业公司自1992年成立伊始,立项制造的第一种产品便是拖式混凝土输送泵,这是混凝土机械产品大类中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利润率的机种,当时国 1993年7月1日,公司成立不到一年,第一台混凝土泵HBT40A成功下线,随即在半年内生产的10台混凝土泵销售一空,当年即创利税230多万元。建机院初尝了科技产业化的甜头,也为科研经费开了源,增强了科研后劲。
但是,1994年初,正当公司产品供不应求的时候,已售出的10台混凝土输送泵却问题显现、故障频发。面对技术人员不断“救火”的情形,詹纯新断然做出了“停产”决定,并不顾建机院众多的反对声,下令召回了前期售出的10台拖泵(这是中国工程机械的首例产品召回案)。然后依靠自己的科研实力,重新设计,并运用“高位嫁接”理论对国外同类高端产品进行技术解剖,詹纯新对“高位嫁接”理论的诠释,是构成自主创新不可或缺的三个内容之一,即“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
当时,拖泵订单络绎不绝,全面停产搞研发不仅意味着“到手的银子打了水漂”,公司百余名员工每月数万元的开销也形成了巨大亏空。于是有人主张:趁着市场走俏,可以边生
产边改进。但是,詹纯新本着对用户高度负责和追求高品质的办企理念,坚持自己的主张:召回、停产、重新设计,而且加班加点地进行。
这样又过了半年后,中联第二代拖式混凝土输送泵终于问世,新产品品质得到全面提升,在主要性能与国外同类产品相媲美的基础之上,单一性能超越了国外同类的产品!中联首先想到的是,为召回的第一代产品客户免费更换了第二代产品。吃下品质“定心丸”的客户更是“一口气”买走了45台产品。这一年,公司不仅填补了“赤字”,同时还实现利润1300万元,企业经营上了一个大台阶。
中联在混凝土机械的产品发展道路上刚步入佳境,身后便多了一个跟随者。1994年,一个在焊接材料上捞得“第一桶金”的私营老板,从娄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