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海冰融化速度超出预期」新闻解讀.PDFVIP

「北极海冰融化速度超出预期」新闻解讀.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极海冰融化速度超出预期」新闻解讀

  「北極海冰融化速度超出預期」新聞解讀    撰稿人:盧孟明     氣象局科技中心在 3 月底進行今(101)年 1 至 3 月氣象新聞票選活動,同仁選 出最想進一步了解的新聞,由新華網在 2 月 24 日發布的「最新氣候模型顯示北 極海冰融化速度超出預期」[1]獲得第一高票。 新聞指出: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和德國氣候計算中心 23 日推出 的最新氣候模型顯示,北極海冰融化速度與二氧化碳排放緊密相關,北極海冰融 化速度超出先前預期,如不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北極海冰將徹底消失。 為進一步瞭解這一則新聞,筆者在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網站找 到英文版新聞原稿[2]  ,發現原標題是「北極海冰仍有希望」(Still hope for Arctic sea ice)。為何說「有希望」呢?檢示原稿及相關論文之後確定必須要從科學家提出 的氣候「引爆點」(tipping point)談起。 「引爆點」乃是隨著 2000 年出版的暢銷書《引爆趨勢》(The Tipping Point ‐  How little things can make a big difference) 出現的時髦名詞。暢銷書談的並不是氣 候,而是對於社會風潮引爆現象的觀察分析,強調若環境已處於蓄勢待發的狀 態,不必太費力就能引爆大流行。譬如某種新商品在推出初期往往需藉極大的廣 告力量以打開市場,一旦造成流行之後藉消費群帶動的市場擴張力量遠遠超過廣 告作用。 引爆點也可以稱為臨界點,揭示接下來發生一連串過程的不可逆特性。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科學家詹姆士漢森(James Hansen)博士是主 張氣候引爆點已近的重要學者之一,他指出引爆有兩個重點要注意,其一是引爆 水準(tipping level)又稱臨界值,其二是爆發點(point of no return)又稱不可逆轉點。 達到臨界值表示在沒有外力作用的情況下變化依然能夠持續進行因而是「不可 逆」,而達到不可逆轉點則表示不可逆的過程已經開始;換言之,只要還未達到 不可逆轉點,縱使變化已經發生但還是有延緩達到那一點的機會,一旦過了引爆 點就沒有機會逆轉。這好比把一個大球從坡谷費力地推到坡峰,只要再輕輕一下 大球便會往坡峰另一邊向下滾去;坡峰就是一個不可逆轉點,下坡的開始的位置 便是臨界點,在沒有其他力量介入的狀態下過了臨界點之後的向下移動是不可逆 轉的過程。 德國馬克斯‧普朗克氣象研究所(MPI-M)科學家認為「北極海冰仍有希望」 是基於他們發現所謂北極海冰夏季無冰的不可逆過程並不存在;換句話說,北極 海冰的成冰過程主要是由海面上的大氣溫度所主宰,也就是即使北極在氣候上覆 冰面積最小的夏季(圖 1)出現了一段無冰的時間,若溫度的平均狀態保持不變,由 於海洋與大氣會不斷相互影響,「無冰」的情況不是可長久維持的穩定狀態,因 此氣候引爆點的「不可逆」不適用於推論夏季北極海冰將完全消失。 前述結論是 MPI-M 使用該研究所最新的地球氣候系統模式獲得的,這個氣 候模式也是代表德國參加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IPCC)第五次氣候變 遷評估報告(AR5)模擬研究的模式。模擬結果顯示,北極海出現夏季完全無冰狀 況之後,不出 3 年海冰的夏季面積就能恢復到無冰以前的規模。MPI-M 科學家指 出[3][4] ,一些早期的其他研究指出北極海冰的消失過程是一種氣候引爆現象(即使 大氣不增溫海冰也不會恢復),是因為過度簡化了海洋的成冰過程。 海洋成冰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機制就是冰與反照率反饋(ice-albedo feedback)。海水和海冰反射陽光的能力大不相同(圖 2),在海表面沒有冰的情況 下,海水可吸收 94%的太陽入射能量;當海表面有冰時,由於冰的反射力強,海 水僅能吸收到 50%的太陽入射能量;如果海冰上有雪覆蓋,雪對陽光的反射能力 更勝於冰,以致於僅有約 10%的太陽入射能量可被海水吸收。由此可知海冰對於 海表面可儲存的熱能有非常大的影響,認為海冰消失不可逆的主要就是根據海水 儲存大量熱能會阻礙海冰的形成,然而 MPI-M 科學家指出這是因為沒有考慮北極 海散熱速率大於吸熱造成的誤判。如果考慮海水的散熱過程,還有新形成的冰隨 波移動的因素,結果顯示海水並沒有阻止海冰形成的機制。除了海水快速散熱有 利於海冰形成之外,輕薄的新冰因為容易移動,實際上比已有一些

文档评论(0)

l21532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