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肺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中药治-肺痨

中医中药治 —— 肺痨   一、肺痨的概念及源流   1.肺痨的概念   肺痨是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临床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2.肺痨的源流   历代医家对本病的认识,大约可分为三个时期。在春秋战国至东汉末期,认为本病属慢性劳损性疾病。在魏晋到北宋时期,已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的特点。宋·许叔微《普济本事方》提出本病是由“肺虫”引起,说:“肺虫居肺叶之内,蚀人肺体,故成瘵疾,咯血声嘶。”到唐宋晚清时期,明确了本病的病位、病机和治则。朱丹溪倡“痨瘵主乎阴虚”之说,确立了滋阴降火的治疗大法。葛可久《十药神书》收载十方,为我国现存的第一部治疗肺痨专著。明·虞抟《医学正传·劳极》则提出“杀虫”和“补虚”的两大治疗原则。      二、肺痨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病临床表现及其传染特点,与西医学的肺结核基本相同。若因肺系其他疾病引起的肺脏劳损,也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      一、肺痨的常见病因   外因:感染“瘵虫”。   内因:禀赋不足、酒色过度、病后失调、营养不良。      二、肺痨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肺痨的病位在肺,肺脏本体虚弱,卫外功能不强,或因其他脏器病变耗伤肺气,导致肺虚,则“瘵虫”极易犯肺,侵蚀肺体,而致发病。但可传及其他脏腑,尤以脾肾为主,同时也涉及心肝。肺虚肾失滋生之源,或肾虚相火灼金,上耗母气,可致“肺肾两虚”。肺虚不能制肝,肾虚不能养肝,或肺虚心火乘客,肾虚水不济火,可致心肝火旺。久延而病重者,因精血亏损可以发展到肺、脾、肾三脏交亏,甚则肺虚不能佐心治节血脉之运行,而致气虚血瘀。   病理性质主要在阴虚,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一般而言,初起肺体受损,肺阴耗伤,肺失滋润,故见肺阴亏损之候;继则阴虚生内热,而致阴虚火旺;或因阴伤气耗,阴虚不能化气,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而见阴阳两虚之候。      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肺痨的诊断要点   1.有与肺痨病人的长期密切接触史。   2.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形体明显消瘦为主要临床表现。   3.初期病人仅感疲劳乏力、干咳、食欲不振,形体逐渐消瘦。      二、肺痨与虚劳的鉴别   肺痨(痨瘵)具有传染特点,是一个独立的慢性传染性疾患,有其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虚劳病缘于内伤亏损,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肺痨病位主要在肺,不同于虚劳的五脏并重,以肾为主;肺痨的病理主在阴虚,不同于虚劳的阴阳并重。但合而言之,肺痨后期表现虚劳重证者,也可按照虚者补之、损者益之的原则施治。      辨证论治      一、肺痨的辨证要点   对于本病的辨证,当辨病变脏器及病理性质。其病变脏器主要在肺,以肺阴虚为主。久则损及脾肾两脏,肺损及脾,以气阴两伤为主;肺肾两虚,则见阴虚火旺之象;甚则由气虚而致阳虚,表现阴阳两虚之候。同时注意四大主症的主次轻重及其病理特点,结合其他兼证,辨其证候所属。      二、肺痨的治疗原则   治疗当以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为原则。重视补虚培元,增强正气,以提高抗病能力。调补脏器重点在肺,同时补益脾肾。治疗大法以滋阴为主,火旺的兼以降火,如合并气虚、阳虚见症者,则当同时兼顾。杀虫主要是针对病因治疗。      三、肺阴亏损、虚火灼肺、气阴耗伤、阴阳虚损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先看热与汗,再看舌脉兼   1.肺阴亏损证   主症:干咳、咳声短促,或咯少量黏痰,或痰中带有血丝、色鲜红,胸部隐隐闷痛,午后自觉手足心热,或见少量盗汗,皮肤干灼,口干咽燥,疲倦乏力,纳食不香,苔薄白、边尖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代表方:月华丸加减。   常用药:北沙参、麦冬、天冬、玉竹、百合、白及、百部。   2.虚火灼肺证   主症:呛咳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痰黄稠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混有泡沫痰涎,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情急躁易怒,或胸肋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益消瘦。舌干而红,苔薄黄而剥,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代表方: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常用药:南沙参、北沙参、大麦冬、玉竹、百合、百部、白及、生地、五味子、玄参、阿胶、龟板、冬虫夏草。   3.气阴耗伤证   主症:咳嗽无力,气短声低,咳痰清稀色白、量较多、偶或夹血,或咯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伴有畏风、怕冷,自汗与盗汗可并见,纳少神疲,便溏,面色白,颧红,舌质光淡、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   代表方: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常用药:党参、黄芪、白术、甘草、山药、北沙参、川百合、麦冬、地黄、阿胶、五味子、冬虫夏草、白及、百合、紫菀、款冬花、苏子。   4.阴阳虚损证   主症:咳逆喘息少气,咯痰色白

文档评论(0)

sy7821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