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儿童气管异物的急救常识
儿童气管异物的急救常识
作者:网络来源:4399小编整理发布时间:2013-03-15
中国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生活的重心,孩子的安全问题也备受关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警惕孩子身边一些隐形的危险,同时学会必要的急救常识。小编首先推荐的是气管异物的急救常识。相关阅读:警惕孩子身边隐形的危险 气管异物是常见的凶险性意外事故。据统计在7岁以内的儿童较为多见,尤其以刚学会走路到2岁间的小儿发病多,死亡率高。异物首先被吸入喉室内,因刺激黏膜而产生剧烈呛咳、气急等症状,继而出现喉鸣、吸气时呼吸困难、声嘶等表现,在吸气时发出很响的“吼吼……”声,如果异物堵塞声门,或引起喉痉挛,可出现口唇、指甲青紫,面色苍白等缺氧症状。患者会在数分钟内因窒息缺氧而死亡。 而在这种意外发生时,及时采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关重要的,患者能够得救也许就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现场急救最为理想的办法是美国医学会推荐的海利希手法。海利希手法适用于自救,也可用于互救。 1.站位急救法: 救护者站在患者身后,用双臂围绕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拳头的拇指侧顶在患者的上腹部(脐稍上方),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向后猛烈挤压患者的上腹部,挤压动作要快速,压后随即放松。或抢救者站在患者侧后,一手臂置于病人胸部,围扶病人,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给予连续、急促而有力的4次拍击,以利异物排出。
2.卧位急救法: 患者仰卧,救护者两腿分开跪在患者大腿外侧的地面上,双手掌叠放在患者脐稍上方,向下、向前快速挤压,压后随即放松。或让病人屈膝蜷身,面向抢救者,而抢救者用膝和大腿抵住病人胸部,用掌根在肩胛间区脊柱上连续有力4次拍击,使异物排出。
3.儿童急救法: 让患儿俯卧在两腿间,头低脚高,然后用手掌适当用力在患儿的两肩胛骨间拍击4次。拍背不见效,可让患儿背贴于救护者的腿上,然后,救护者用两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向后、向上挤压患儿中上腹部,压后即放松,可重复几次。或使用催吐法,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此法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若上述方法未能奏效,则应立即将患者送医院急救,在喉镜或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切不可拖延。呼吸停止的即给予口对口人工呼吸,以期为抢救争取时间。
阅读延伸 有些较小的异物呛入气管后,患者一阵呛咳后,并没有咳出任何异物,却很快平静下来。说明异物已进入支气管内,支气管异物可能没有任何明显的呼吸障碍。但绝不可麻痹大意、心存侥幸,认为异物迟早总会咳出,因为异物一旦进入支气管,被咳出的机会是极少的。异物在肺内存留时间过长,不仅不易取出,还可引起支气管肺炎、肺不张、肺脓肿等严重疾病,影响肺功能。所以,凡是明知有异物呛入气管,在没有窒息的情况下,即使没有任何呼吸障碍表现,也应尽早去医院行胸部CT等检查,以便在气管镜下取出异物。健康小贴士 一般而言,误吞异物者多为1至2岁的婴幼儿,但也有稍大一些的孩子。其中70%是胃内异物,24%是食管异物,6%为肠道异物。在异物中,最多的是硬币,其次是纽扣电池,还有金耳环、金戒指、棋子、玻璃球、玩具小零件、发夹、护身符、钥匙,甚至小钉子、大头针等,五花八门。 气管异物的急救常识在儿童真正面临气管异物危险时能起到关键作用,对于急救方法的使用,除了了解基本的方法,还可以借助一些视频,了解方法的实际实施与正确的操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