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学五矽卡岩型矿床.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床学五矽卡岩型矿床

③氧化物阶段:   这是一个过渡性阶段,它介于矽卡岩期和其后的石英硫化物期之间。   在次临界状态下的高温热液作用中,形成层状或架状硅酸盐矿物,主要有:钾长石、酸性斜长石、云母类如金云母、白云母少量黑云母。在这一阶段,形成了大量的金属氧化物和含氧盐,故称“氧化物阶段”:白钨矿CaWO4、锡石SnO2、赤铁矿Fe2O3 、少量磁铁矿、另外,少量硫化物开始出现,如辉钼矿、磁黄铁矿、毒砂等。石英、萤石等矿物开始少量出现。 2.石英-硫化物期: 这个时期总的特点是由于温度大大降低,SiO2不再和Ca、Mg、Al、Fe等结合形成矽卡岩类矿物。  由于活泼性减弱,因此独立形成大量的石英。也由于温度降低,热液中含有大量的金属组分和矿化剂H2S等结合形成大量金属硫化物,还有方解石、绿泥石。这个时期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①早硫化物阶段(铁-铜硫化物阶段):   在这一阶段,温度下降至300~200℃,相当于中温热液阶段,矽卡岩矿物被大量交代,形成的主要脉石矿物有绿泥石、绿帘石、绢云母、碳酸盐矿物、石英和萤石等,金属矿物主要有黄铜矿、磁黄铁矿、毒砂、黄铁矿、辉钼矿、辉铋矿。 由于所形成 的硫化物中以铁铜硫化物为主,故称“铁铜硫化物阶段”。 ②晚硫化物阶段(铅锌硫化物阶段): 在这一阶段,温度下降至200℃以下,因此在这一阶段,水的作用十分明显,交代早期矿物生成大量 中-低矿物,如绿泥石、绢云母、石英,尤其是碳酸盐矿物明显增多。金属矿床主要是铅、锌硫化物方铅矿、闪锌矿,少量黄铜矿及黄铁矿,因此又可称为铅锌硫化物阶段。 上述所划分的矽卡岩及其矿床的形成过程,仅仅是概括性的综合。事实上,自然界中的矽卡岩矿床形成往往要复杂得多,其中成矿作用的长期性,成矿溶液迁移过程中成分、浓度的复杂变化,构造活动的间隙性,都间接或直接地影响交代成矿作用的进行。   因此,在一个矽卡岩矿床中常常可以划分出更多的矿化期和矿化阶段,以及更多的矿物形成世代。另外,在不同的矽卡岩矿床中,各个矿化期及矿化阶段的发育程度也常有很大差别。 第四节 矽卡岩型矿床的类型和特征 矽卡岩型矿床的分类,目前尚无统一的分类标准。按矿种进行分类,分为矽卡岩型铁、铜、锡、钼、铅、锌、铍、硼矿床等,本教材也采用此种分类。 一、矽卡岩型铁矿床 矽卡岩型铁矿床就世界范围开说大多产于大洋岛弧地带,多与中—浅成的闪长岩—辉长岩类有关,有少量与花岗闪长岩和斜长花岗岩有关,常有同源的安山岩—玄武岩层。侵入岩普遍具有钠化现象(钠长石化、方柱石化)。 矿石成分简单,以铁的氧化物为主,硫化物较少,常伴有铜、钴、锌和。其次为产在大陆边缘造山带中的镁矽卡岩型铁矿,与中到浅成的长英质侵入岩(石英二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有关,围岩主要为白云岩,这类矿床经常是与矽卡岩型铜矿的过渡产物,成分复杂,常伴有锌、锡等。此外在大陆边缘裂谷带中的辉长岩体接触带上,也常伴有矽卡岩型铁矿。 矿体形态为层状、似层状、透镜状、囊状以及豆荚状、楔形和其他不规则状。矽卡岩成分比较简单,以石榴子石、透辉石矽卡岩为主;矿石矿物为磁铁矿、赤铁矿、假象赤铁矿,有少量的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透辉石、钙铁辉石、钙铁榴石,其次为方柱石、阳起石、绿帘石等。矿石构造以致密块状为主,也有侵染状、条带状等。矿石品位较富,含铁一般为40%~50%,常可综合利用Co、Cu等元素。 这类铁矿床在我国分布很广,对我国的钢铁工业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著名的铁矿床有: 河北邯邢铁矿(“邯邢式”),燕山期闪长-二长石。 新疆磁海铁矿(“磁海式”),海西期辉长-辉绿岩有关。 新疆雅满苏铁矿(“鸦满苏式”),海西期正长岩有关,伴生矿化。 广东尖山,大顶铁矿(“尖山式”)。 湖北大冶铁矿床(“大冶式”,还有鄂城程潮铁矿)伴生铜矿。 二、矽卡岩型铜矿床 矿床主要与大陆边缘造山带的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岩、石英闪长岩等岩株有关。少数矽卡岩型铜矿与大洋岛弧环境的石英闪长岩到花岗侵入岩有关。许多重要的矽卡岩型铜矿常与斑岩型铜钼矿床伴生,环太平洋成矿带是世界上矽卡岩铜铜矿床分布的主要成矿带,中、新生代是世界上矽卡岩型铜矿形成的主要成矿时期。 矽卡岩型铜矿的矿石品位高,长期以来是我国富铜矿石的主要来源之一。该类型铜矿床在我国分布广泛,尤其以东部较为集中,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辽吉东部、燕山等地区。矿床规模不等,以中、小型居多,大型矿床比较少见。 矿体多数产于接触带,部分产于远离接触带的围岩中。绝大多数的矽卡岩型铜矿是铜、铁共生的,而且铁矿物的数量往往超过铜矿物,单纯由铜化物构成的矽卡岩型矿床是不多见的。 铜矿化的形成方式有二:一是交代早期矽卡岩中的透辉石而成;二是沿着矽卡岩或磁铁矿体中的某些构造裂隙充填交代而成,所以铜化往往和矽卡岩或磁铁矿密切伴生。矿体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