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史学导论’题库 - 玄奘大学历史学系.doc
「史學導論」題庫
說明:
一、本題庫所附解答,僅供參考。因為申論題不是「一言堂」,很難有「統一的」、「唯一的」或「標準的」解答。讀者不妨舉一反三,各就所知,自由發揮。
二、本題庫暫列條目若干,日後隨時擴充。
1.中國史研究,過去常常被拿來與歐洲史、西洋史做比較,請舉例說明過去學者對於「歷史比較」方法有哪些不同的看法,中、西史學的優、缺點為何?便有西方史家對中國史學產生許多誤解,認為中國傳統史學為「儒家史學」,是為政治服務缺乏求真客觀的精神。而中西史家對於各自在這隔閡以久的狀態下,各自演變出以自我文化為中心的「中心論」。但事實上,西方史家批評中國史學的諸多缺點是用現代西方的史學概念來審之,但中國史學的人文精神卻遠早於西方是不爭的事實,翻譯司馬遷《史記》的華真(Burton Watson)便說:「中國的歷史意識源自於周代的人文精神」因此,在比較中西史學的同時,須審慎的注意。
中國的史學優點在於對歷史研究的探討比起西方更早誕生人文精神,其傳統史學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淑世乃至於救世,因此時代變亂愈大、憂患愈多,史學往往愈發達,例如明清之際,在顧炎武所謂「天崩地解」的時代動盪裏,史學格外興盛;相反地,史學精神的衰落通常也就是時代精神衰落的指標。史家自視為歷史真理的守護者,並特重道德判斷中國歷代史官,在原則上都能保持直書的傳統,秉筆維護他們心目中的道德與正義。例如《左傳》記載襄公二十五年,太史書曰:「崔杼弒其君」,崔子殺之,其弟嗣書,而死者二人,其弟又書,終使崔杼不得不放棄竄史的念頭。由於中國史家以經世為目的,自視為真理的守護者,因而發展了價值判斷與事實判斷合而為一的著史傳統,特重褒貶。此外中國傳統史學的考據功夫極為看重,認為乾嘉時期的樸學以及古代史料的考偽傳統也為中國史學的一項特色。
但近來清末民初西方的思維傳入中國,對於中國史學思想造成巨大的衝擊,如梁啟超等學者便藉由西方史學指出中國史學的缺點在於太過側重政治史,只關注於上層的歷史發展,卻忽略了非政治史與下層歷史的脈絡,而西方史學在啟蒙運動至二十世紀時的史學研究便補足了中國史學之不足之處,值得借鑑。
因此對於中西史學的比較,是在相當長時間裡各自獨立發展,但這並不表明中西史學缺乏比較的基礎。不論是從宏觀的視野比較中西史學的傳統,還是從微觀的角度審察中西史家的異同,都有助於加深我們對中西史學的理解和認識。中西史學發生的文化背景不同、地理環境殊異,分歧較為明顯。但是,史學研究並無高低優劣之分,因為中西史家對於歷史研究的定義發展至今終究目的相同,便是擁有共同的史學理念「求真」價值觀。
2.歷史研究中,有專史(如藝術史、科學史),也有所謂通史,試說明專史與通史的關係。舉例說明,在專史的「專門」背景下,何謂通史及其意義與價值為何而專史係指專門深入某個領域的探討,討論的範圍不像通史廣大,概括的的時間也不如通史的淵遠流長。專史是以單項領域的深入研究來論述歷史的演變,也可說是以小看大的「微觀史論」。
研究歷史,不應該偏重於通史或是專史。例如當我們研究政治史時,勢必以政治人物與政治制度等問題著眼下手,但是歷史學可不只有政治而已。專史的研究雖能使歷史研究詳細確實,不過往往會因為過於詳細而流於瑣碎,或注重某個領域而忽略掉了其他部分。相形之下,通史的意義與價值就在這裡顯現出來。要完善的重現歷史的真實,就不應偏重任何一方。更進一步說,通史與專史之間是相輔相成的關係,專史(微觀)是詳細且可能運用其他學科或領域的方法來解釋歷史,通史(宏觀)則猶如將一個個詳細的專史連結在一起的一條線。通史與專史之間的關係,就像是宏觀與微觀是「小大由之」、交相為用的關係一樣。
3.吾人從事史學研究,必須廣泛利用各種輔助科學的知識,方能有所進步。試就「考古學」以及「經濟學」兩者,分別列舉若干實例藉以佐證並詮釋其要義。而歷史學是一門以史料的詮釋和運用爲基礎的科學。史料有傳世的史料和湮沒的史料,有文字形態的史料和實物形態的史料,傳世的史料多爲文字形態的,湮沒的史料多爲實物形態的。而考古學對於歷史研究的最大意義,即在於將那些湮沒在地下的實物史料發掘出來,以彌補傳世的文獻資料的不足。二十世紀中國考古學的蓬勃發展,無疑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歷史研究單純依賴傳世文獻的尷尬和無奈。王國維先生率先提出「二重證據法」,主張以地下出土之文物資料與傳世的文獻記載相印證,並依據考古學的成果,在中國古史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重大突破。因此在歷史學以文獻資料考證之時,便可藉助考古學的科學方法與工具來驗證出土文物與文獻之間的比較,以便更能求得歷史真相的全貌。
舉例說明,像先前人們認為中國的文明起源乃是從黃河流域一帶發跡,再向外擴張的「單一中心論」,但隨著考古出土文物的發掘證明,遂將中華文明的起源修正為多元並行而非單一局限於黃河地區,這些歷史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Integrated Programmes in Child Care Centres 幼儿中心 .doc
- ISTITUTO ISTRUZIONE SUPERIORE “Renato Guttuso” .doc
- LA CONTABILITA’ FINANZIARIA - Piscino.it.doc
- LINK-实时以太网技术.doc
- Lync Demo Guide – July16 – Final for preview.doc
- MAIR090100201302 - 广东海事局 首页.doc
- MBA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修订稿(王晨光).doc
- Nostos and the impossibility of ‘a return to the same .doc
- Part 1 Listening ( 听力)25.doc
- PCB是组装电子元器件之前的基板主要作用是凭借电路板 .doc
最近下载
- 康悦百万医疗保险C款介绍.pptx VIP
- 中国人寿.北京大学-中高净值家庭资产配置和保险保障白皮书.pdf
- Unit 2 Different families Part A Let’s learn & Listen and do(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docx
- 4D打印的应用、原理及发展前景.ppt VIP
- 22J403-1 楼梯 栏杆 栏板(一) (3).pdf VIP
- 青岛版(五四制)(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制作“冰琥珀”》教案.docx VIP
- 超低能耗建筑的增量成本与经济效益分析.pdf VIP
- 贵州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21年版)【模板】.docx VIP
- 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 (13).ppt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