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宵节花灯展会
元宵节花灯会展策划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行政管理专业
年级: 2014级
千里彤红映明月 人面桃花纳荷灯
——杭州元宵节花灯展会
目录
一、会展主题
二、会展目的
三、会展时间和地点
四、会展活动内容
五、可行性分析
六、会展经费预算
七、赞助方案
八、会展管理
千里彤红映明月 人面桃花纳荷灯
——杭州元宵节花灯展会
策划单位:××××
联系电话:××××
前 言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赏灯更是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庆典,辛弃疾一曲《青玉案-元夕》运用艺术的手法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古代元宵节灯会的画卷。时光如梭,在今天我们21世纪的今天,我们继承并发扬了传统节日,并且综合应用现代化的手段带领大家走进花灯的殿堂,去感受不一样的节日氛围,去领略不平凡的文化震撼。
一、会展主题。
千里彤红映明月 人面桃花纳荷灯
主题解析
主题展示的是灯会展的景象,千里彤红描绘了晚上万家灯火齐放,照映千里,与天上的明月遥相呼应;下句人面桃花形容人们喜气扬于表面,笑容满面忙着收放荷花灯。
二、会展目的
1.丰富和活跃广大市民的节日文化生活,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提升市民文化素质,展示民族文化和地方文化,让更多的市民参与到活动中,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2.打造节庆文化旅游品牌,培育发展休闲文化产业,推动我市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
三、会展的时间和地点
会展时间:2018年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七。
会展地点:××××××
四、会展活动内容
(一)活动场地
西湖古镇
靠近风景秀丽的西湖,更兼古镇水乡富有文化气息。
(二)活动内容
1、元宵灯会 自从元宵张灯之俗形成以后,历朝历代都以正月十五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坚持节俭、喜庆的原则,制作造型新颖、节能环保、高科技、高档次的大型彩灯。由文化局牵头,制定灯组设计方案,选择国内知名制灯企业制作、安装、布展,由各园区、各镇承担制作费用。鼓励各街道办事处、教育系统根据实际,组织辖区企业、群众、师生自行制作彩灯,营造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由文化局选择其中制作精美、特色鲜明的灯组展览。区委、政府督查室会同文化局、教育局进行综合评奖,采取“以奖代投”的方式给予补贴。2、“万人吃汤圆”活动 “汤圆”作为食品,在中国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汤圆”,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古时“汤圆”价格比较贵,有一首诗说:“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北方“滚”元宵,南方“包”汤圆,这是两种做法和口感都不同的食品。3、民俗文化美食街系列活动 根据当地习俗和生活习惯,制作各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将浓浓的年味儿融进喷香的美食中,让人们在舌尖上品味外婆、妈妈和家的味道,吸引游客前来品尝。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由文化产业办牵头,组织文化传播公司,打造集地方风味小吃、各地特色小吃品尝于一体的特色美食街。4、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如今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5、耍龙灯 也称舞龙灯或龙舞。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6、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中国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7、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驼乳粉的技术要求.pdf VIP
- 哈工大_理论力学_I(第6版)习题详解.pdf
- 2025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的图象(九大题型)(讲义)(学生版+解析).pdf VIP
- 陶喆出轨道歉会PPT(源文件锐普独家首发)0708.pptx VIP
- 2025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圆的方程(八大题型)(讲义)(学生版+解析).pdf VIP
- 2025年新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数列求和(九大题型)(练习)(学生版+解析).pdf VIP
- 发酵驼乳粉的技术要求.pdf VIP
- 罗斯蒙特3051C压力变送器校准调试方法.doc VIP
- 视频监控系统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和保证措施.docx VIP
- 660MW超超临界火电机组深度调峰经济性评估与对策.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