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虫双酰胺与甲维盐混配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pdfVIP

氟虫双酰胺与甲维盐混配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验推广 2oI晦簧3期总第119辨— — — — — E 氟虫双酰胺与甲维盐混配防治稻纵卷叶螟试验 郭 炜 李 清 何可佳 (湖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中图分类号:$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114(2010)03—0050—01 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medind~(Guenee) 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面积85m ,全田抛栽时分成 是水稻的重要害虫之一,危害严重。氟虫双酰胺是 26厢,每小区占1厢,两边各留1厢作保护行。于 日本株式会社生产的用于防治鳞翅 目害虫的药剂, 2009年8月14日施药,采用卫士牌WS一16型手动 它作用于昆虫鱼尼丁受体 (RYR),激活害虫鱼尼丁 喷雾器,喷头为单个扇形喷头,工作压力为0.2— 受体长期开放,造成无限期钙离子释放,导致钙库衰 0.4Mpa,喷雾量为0.36—0.48L/min。常规喷雾法, 竭,肌肉无法收缩,麻痹,瘫痪,直至死亡。甲维盐作 喷雾时力求均匀,每公顷喷药液量450kg。 用机制不同,也是 目前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主要 1.1.3 调查与统计方法 药剂,为了合理使用好这两种杀虫剂,我们进行了出 每小区采用5点取样调查法,每点调查 l0个卷 两种药剂的最佳配比筛选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叶苞活虫数,共查50个虫苞,剥查存活幼虫数,共计 1 材料与方法 调查5次,即施药前调查一次,施药后第 ld、3d、7d 1.1 供试药剂和品种 和 14d各调查 1次,记录各时期的残虫数 ,计算虫口 20%氟虫双酰胺WG,为 日本株式会社生产(中 减退率、校正防效,调查新老卷叶情况,处理后 14d, 农住商农化有限公司分装);5%甲维盐WG,为湖南 每点查5丛所有卷叶苞计算卷叶率,与空白对照,计 大方农化有限公司生产。供试水稻品种:T优207。 算卷叶防效。使用邓肯氏新复极差检验法进行统计 1.2 试验方法 分析。每次调查中,观察植株生长情况和有无药害。 1.2.1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0)2o%氟虫双酰胺WG:5%甲维盐WP=3.75 药后 1d、3d、7d、14d各天防治效果 (表 1)。药 :10(ai11.25g+7.5g/hm); 后 1d,各药剂处理防效达55.8%一66.2%。各药剂 ② 0%氟虫双酰胺WG:5%甲维盐WP=3.75 处理两种防效水平。 :15(ai11.25g+11.25g/hm); 药后3d,各药剂处理防效达 73.3%一85.6%。 ~y2o%氟虫双酰胺 WG:5%甲维盐WP=5: 7个药剂处理两种防效水平,处理4、3、2、7差异不 15(ail5.0g+11.25g/hm ); 显著,处于同一防效水平,防效为78.9%一85.6%, (O%氟虫双酰胺 WG:5%甲维盐 WP=5: 而处理 1、6、5差异不显著,处于同一防效水平,防效 lo(ai15.Og+7.5g/hm ); 为73.3%~76.5%,即20%氟虫双酰胺与5%甲维 (0%氟虫双酰胺 WG:5%甲维盐WP=2.5 盐混配,有效成份配比为3.75g+15g、5.0+15g和 :15(ai7.5g+11.25g/hm ); 5.0+10g防效水平与5%甲维盐单用20g防效水平 ⑥20%氟虫双酰胺WG10g(ai30g/hm。); 相当,略高于20%氟虫双酰胺与5%甲维盐混配有 ⑦5%甲维盐WG20g(ai15g/hm); 效成份配比3.75+10g、2.5+1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