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有机稻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嘲北楫碌 2010年第3期 总第l19期 保论坛 荆 门市有机稻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谢支勇 魏先尧 贾运平 刘锋羽 王 涛 刘 婷 薛德刚 (湖北省荆门市植保站,荆门 448000;湖北省荆门市绿色食品办公室,荆门 448000; 湖北省沙洋县植保站,沙洋 448200;湖北省钟祥市植保站,钟祥 431900) 中图分类号:$435.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6114(2010)03—0035—02 我国 目前推广的安全食品有 3种 :无公害食品、 合成的农药和肥料,有机稻产量也相对常规稻明显 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前两种食品是为了适应我国 偏低,致使有机米在成本、规模方面与常规稻米差距 消费者对安全食品的基本需求而发展起来的,而且 甚远,价格 自然无法与普通大米相比。如还未过转 是我国特有的。有机食品则是一种由发达国家首先 换期的 “金龙牌香米 ”每500g有机米的销售价格为 兴起,近年来在我国迅速发展的,到 目前为止要求最 9.8元,已过转换期的 “国宝牌桥米”每500g有机米 为严格的安全健康食品。有机食品生产既关系到食 的销售价格为 19元。所以,目前有机大米消费以高 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又关系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 端人群为主。 展。有机食品生产任重而道远。文章从我市有机稻 1.4 比较 效益 的生产、销售现状及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公司+基地+农户是 目前采用的一种有机农业 分析,提出了发展有机稻的相应对策。 生产管理模式,又称 “有机订单农业”的模式。在模 1 生产、销售现状 式的运行中,需要十分关注的是如何充分落实有机 1.1 生产规模 产品的直接生产者一一农民的利益,只有生产者与 目前,有 3个品牌的稻米通过中绿华夏有机食 公司企业的 “双赢”,才能保持这种依存关系稳定、 品人证中心认定为有机食品,分别为 “国宝牌桥米” 持久。为保障农户的利益,各基地建立了利益平衡 (生产面积 266hm )、“金龙牌香米”(生产面积 机制。如湖北兴农公司对基地农户有机稻谷收购的 66.67hm )、“洪森牌香米”(生产面积33.33hm )。 价格高于常规产品的50%。2008年,湖北兴农公司 田问有机稻谷生产总量达2000余 t,可加工有机稻 有机稻米生产基地农户每667m 的种植效益,相比 米 1O00t。 常规种植增效200元,种植户的积极性高。 1.2 生产技术 2 面临的问题 根据国际上公认的认证原则,所有有机农业基 2.1 有机稻米价值体现难影响有机稻生产 地都必须经历至少 12个月的转换期,多数情况下都 可以说,有机稻米离普通消费者还较远。一方 需要24~36个月的转换期。 “国宝牌桥米”、“洪森 面,消费水平制约了有机食品摆上餐桌。观念上的 牌香米”已完成2年的转换期,“金龙牌香米”2009 陌生是有机食品不叫座的另一个因素。相比而言, 年也已完成2年转换期。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半 消费者对未用或少用化学合成原料生产出来的 “自 旱式直播技术、有机肥施用、健身栽培以及有效控制 家产”的土鸡、农家蔬菜等有着切身感受(主要源于 水稻病虫害所采用的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稻鸭共 口感),这些产品易受到市场的青睐。但有些方面 育技术得到广泛应用。

文档评论(0)

zhanglaif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张来法,1962年生人,山东农业大学农业教育本科学历,嘉祥县农业局农业经济发展中心高级农艺师。济宁市十大科技精英、市百名优秀科技特派员、县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县招商引资先进个人称号。共获市级以上农业科技成果15项,核心期刊发表科技论文46篇。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