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信息参考-副本.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0 政策与战略】 既要 “中国制造” 更要 “中国标准” 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学部主任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程恩富 发布时间 来源: 《文汇报》2006 年12 月13 日 最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要提升自主创新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必然涉及技术性知识产权保护和创造问题。近年 国家从不同方面加大了力 ,取得了良好成绩,但也呈现出不少问题。 一是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正确评判和应对,存在部分知识产权相关法律的缺失。 一方面,由于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之间加速融合,原先没有引起重视的一些知识产权 形态和领域已成重点,因而现有知识产权法就可能没有合适条款加以应对,致使其无 法可依,进而在反垄断法和反不正竞争法等法律方面其相应部分也就无法可依。例如, 在 医药知识产权方面就缺乏切合实际的、有效的保护方案。另一方面,由于现有技 术法规体系不完善、不统一和不规范导致现有市 准入制 和市场监督体系不完善, 从而导致一些连带的知识产权法律条款得不到有效实施,结果对技术性贸易壁垒就不 能给予正确地评判和应对。 二是促进技术性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形成的制 环境存在部分缺陷。伴随社会主义 市 经济体制的逐步推进,原有的促进技术性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形成的制 环境暴露 出了不少缺陷,不仅体现在重量轻质的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方面、没有对国家科技计划 的专利产出作出明确要求方面、国家科技计划承担主体和市 经济竞争主体的设置错 位方面,而且还体现在技术创新意识不强、科研基础薄弱、缺乏良好的技术创新机制、 追求逐利性和大部分技术创新组织分散经营等方面,整体态势仍需改善。 三是建立相对健全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体系还有待加强。由于缺乏自主核心知识产 权,使我国在转化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为国内标准方面、在参与并主导国际标准 制定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明显差距。特别是在高新技术标准化领域,不仅其 比例偏低,而且影响力也很小。另外,由于某些技术标准制定与科研、生产相互脱节, 以致其不能 快适应市 及技术快速变化和发展的需求,再加上其制定主体选择错位 或不适当,即使已经建起了“闪联”、EVD 、TD-SCDMA 和 WAPI 等标准,在市 面 前也不得不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地。 为了解决现存问题,我们需要 快采用新思路和新对策。第一,借鉴国外知识产 权法律保护成功经验,积极完善其相关法律制 。为防止企业和企业团体滥用知识产 权法,国内立法部门可以借鉴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成功 经验。如建立相对健全的反托拉斯法和在其国外跨国公司内部开设知识产权部门的制 建设,积极推动反垄断法的制定,尤其是知识产权许可 反垄断审查的立法工作, 1 以限制国外企业在国内滥用技术标准、滥用专利的行为,重点应放在垄断行为方面。 另外,要按照科学的方法改革和完善我国技术法规体系和运行机制。比如,对我国现 行有关技术法律法规体系进行整理修订,去除其 违背国际惯例、不符合社会主义市 经济原则要求的部分;同时,要根据我国的安全要求,在涉及安全、卫生、健康、 环保等诸方面制定强制性标准,制定和实施对国外相关技术产品有一定针对性、抑制 性和限制性的有关法律、技术标准和检验制 ,把未达到技术标准的产品拒于国门之 外。 第二, 快转变技术性知识产权形成机制,加快弥补其制 环境现存缺陷。除了 快将技术性知识产权形成机制转变到市 发展轨道以外,不仅企业需要提高知识产 权特别是技术性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大技术投入和了解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以及该技 术领域的国内和国际发展走向,而且各级政府也要切实执行 《保护知识产权行动纲要 (2006-2007 年)》精神,既要用打击盗版行为、商品交易市 的商标侵权行为、加大 对侵犯专利权重点问题的整治力 和加强进出口环节知识产权保护等短期工作重点 及主要措施体现出来,也要用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高效的执法协调机制、提高企 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知识产权 介组织的作用和加强宣 传与培训等长效机制构建体现出来。 第三,参考国际通常做法,结合当前具体国情,

文档评论(0)

xiaofei200112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