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舶开发由内曩古牧区自熟
灾■阳御劝策研究
天莹毕力格吉夫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内蒙古草原勘测设计院呼和浩特moolo)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著名的五大牧区之~,也是我国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牧区主要位于自治区的西
部、中部和东北部的草原带和荒漠带。牧区特殊的自然生态条件、经济社会状况决定了牧区是一个多灾、
易灾的地区,同时,又是一个在灾后恢复能力较差的地区。近年来,全球气候异常,草原生悉系统的自我
调节能力下降,牧区灾害变得异常频繁,牧区成为生态灾害严重的地区,跨区域的沙尘暴灾害己对北京及
广大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对牧区灾害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提高牧区减灾能力。是保障西部
开发顺利进行,维护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课题。
一、牧区的易灾环境
(一)气候条件
内蒙古牧区主要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阴山以北、贺兰山以西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属中纬度地带和季
风气候的边缘,气候复杂多样。且不稳定。同全区温度变化趋势相似,牧区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年均
均温度高达16.9℃,是31年间从未有过的。
年大部分旗县呈现下降趋势。在从东到西选择的11个旗中,有8个旗降水近三年呈下降趋势,其中,有5
个旗近三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偏少,这些旗县分布于呼盟西部,锡盟北部和巴盟北部及阿盟额济纳。阿巴嘎
和88.7mm。
水热组合的空间分异决定了牧区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异,即中西部旱灾多。东部旱灾少;温度增高和降
水略有增加叠加的结果,决定了90年代牧区气候的旱化趋势,而近三年降水的明显减少和温度的明显上
升则导致更加严重的干旱。
(二)土壤条件
内蒙古广大牧区以高平原为主,其次是丘陵和沙地,其地表广泛分布着沙物质,且结构疏松易于移
动,据研究,富含沙物质的面积占该区的70%以上,特别在植被稀疏、地表裸露的地区和沙漠地带,在
风力作用下和水流作用下春夏季易形成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牧区分布着浑善达克沙地、毛乌素沙地、巴
丹吉林沙漠等沙漠和沙地以及在牧区开荒都为沙尘暴提供了沙源。
(三)风力
内蒙古是冷空气进入的必经之路,牧区位于该区的北缘,地势广阔,无山脉阻挡,成为全区大风日最
多的地区。锡盟、乌盟大风日最多.全年最高达85—90天,最大风速每秒30m。大风与植被状况密切相
关,森林草原大风日为20一柏天,典型草原为60一80天,戈壁和沙漠大于80天。
I四)水资源条件
内蒙古是水资源贫乏区,而内蒙古的广大牧区水资源更为贫乏,地表水和地下水都不及东部和南部农
·38·
区和农牧交错区。广大牧区主要分布于内陆河区,河网密度稀疏,平均在O.05公里/km2以下,多为季节
性河流,远低予我区南部0.1一O.3公里/k矗。高原牧区供水较好的主要在呼伦贝尔高原东部,锡盟阿巴
嘎旗以东地区,河网较发达,地表水丰富,地下水埋藏深小于lore,占高原面积的22.6%,而锡盟西部,
乌兰察布局部,巴盟北部和鄂尔多斯中西部和阿拉善高原约占高原52.3%的地方供水困难。其他供水中
等地区占25.1%。牧区大部分地区水资源短缺,通过开发饲料地和人工草地以解决饲草料不足来抗拒自
然灾害的同时又带来水资源不可持续利用和加剧荒漠化的后果,水资源稀缺是抗灾的一大制约因素。
(五)植被状况
内蒙古牧区从东北向西南依次分布有森林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及草原化荒漠和荒漠。植被状况
的好坏决定承灾能力的大小。植被状况越好,承灾能力越强;反之,植被状况越差,草原退化越严重,承
灾力越弱,随着草原退化的加快,承灾能力普遍下降。据内蒙古草原勘测设计院调查,从东部呼盟到西部
伊盟、巴盟草原,退化草地占可利用草地的比重增大,东部比西部退化轻。在同一灾种和同样灾害强度
下,东部草原承灾力高于西部。
内蒙古牧区近年多灾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增温、少雨、大范围的草原退化是加剧灾害的三
大主要因素。
二、牧区经济社会系统的承灾能力
牧区的自然生态条件决定了牧区多灾和易灾,而牧区的经济社会条件则决定牧区的灾情大小,牧区灾
后的恢复快慢,即承灾能力和抗灾水平的高低。
(一)牧区人口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专家测算,森林草原的人口承载力为每平方公里10一13人,典型草原为5。7人,荒漠草原为
2~2.5人。如果按照这一标准,并考虑草地退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QAE.3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3部分服务机构要求.pdf
-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教案(本科).doc
- TCQAE.2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2部分业务系统要求.pdf
- TCQAE.12025信息技术生僻字处理第1部分软件产品要求.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3 部分:服务机构》.PDF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 2 部分:业务系统》.PDF
- 国际结算(史燕平)第三章 国际结算方式--汇款方式与托收方式.ppt VIP
- 《信息技术 生僻字处理要求 第1部分:软件产品》.PDF
- 2025年青岛版(2024)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P150).docx
- 国际结算中的票据.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