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信体记叙文 书信是记叙文.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书信体记叙文 书信是记叙文 【作文题目】: 传统书信是一种非常诗意的文体,鸿雁传书本身也可以说是一种诗意的存在,但是在信 息时代的今天,这种诗意渐渐成为远去了的风景,令人惋惜。请你就传统书信逐渐消亡这一 文化问题,给全社会写一封公开信,以表明你的态度和观点。 【精彩例文】: 鸿雁不再,传书鲜有 致华夏儿女: 曾记否,龙女传书,缔造羡世姻缘;鸿雁往返,传递殷切期盼;驿站繁喧,接纳劳苦信 使?那些书信往返,诗意绵绵的时光已远逝,我们迎来了科技发达信息通达的年代,从此传 统书信渐渐淡出人们视线,在这文明发展的进程里,我们是不是丢失了什么? 闲适的午后品一盏香茗,在雪白的信笺上留下墨影,将混合着茶香记录着心情的信投入 信箱,然后依旧闲适的生活,并在闲适中多出一分期盼,期盼他是否收到我的来信;多一分 想象,想象他收到信的表情心绪;多一分急切,急切地每天查看信箱等回信。传统书信,她 这么优雅,从容,她怀有千年的风度,经历万世沧桑后的从容,她那么诗意地活着,活在我 们遗忘了的角落。而被现代化的快节奏操纵着的我们,是否想过在这鸿雁不再、传书鲜有的 时代里将那远去的鸿雁唤回,停下匆匆的脚步,过一回诗意的人生? 归来吧,鸿雁!我们需要你,中华民族需要你,这个古老的民族正焕发着新的活力,但 那千年沉淀的优雅从容不能没有你。华夏儿女们,你们难道从未想过那远去的闲适?你们难 道不艳羡从那实在的手可触摸的书信中读到自己的过去的感慨?你们难道可以看着鸿雁悲鸣、 传书鲜有而无动于衷?我知道你们不会的,拿起你们手中的笔,书写一封饱含历史古韵的书 信吧! 此致! 敬礼! 一高三学子 2010年3月7日 【点评】: 本文可道者为:“五无一有”。 一无应景之题。考场作文拟题,考生往往迎合话题或材料,要么勉强拟一个不死不活的 保险题,要么“为赋新题强作词”,生硬、俗套。本文题“鸿雁不再,传书鲜有”,对举排出, 直指现状,振聋发聩,令人深思,吸人眼球! 二无斧凿之起。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之“起”,难免陷入材料转述的泥淖,从而形成千人 一面之定式,导致审美疲劳。本文开篇用一个恰到好处的排比式反问,把读者引入鸿雁传书 的美妙的古典境界,继而在古典与现代的碰撞中架构议题,不着痕迹。“起”得妙! 四无刻意之转。文章转承时,不是急转而下,仿佛涓涓细流不经意间从你眼前缓缓流过, 于品茗之间、铺墨之际、投递之时,尽情地感知鸿雁传书的想象之美、期待之切,纡徐描述 中,使人顿觉诗意,不觉突兀。转得淡(定)! 五无矫揉之合。文章如何合成豹尾,难!稍有不慎,不是画蛇添足,就是狗尾续貂,遂 成强弩之末。本文之合,在“面承淡

文档评论(0)

347991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