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命是永恒不断的创造,因为在它内部蕴含着过剩的精力,它不断流溢,越出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它不停地追求,以形形色色的自我表现的形式表现出来。--泰戈尔
种类 细胞结构 核酸 特点 代表 非细胞型微物 无典型细胞结构构 DNA或RNA,两者不同时存在 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增值 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无核膜、核仁,仅有核糖体 DNA和RNA 古生菌、细菌(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和放线菌)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细胞核分化程度很高,有核膜核仁,细胞器完整 DNA和RNA 真菌 3.病原微生物:少数具有致病性,能引起人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
机会致病性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只有在特定情况下导致疾病的微生物。
4,郭霍法则:① 特殊的病原菌应在同一种疾病中查见,在健康人中不存在;② 该特殊病原菌能被分离培养得纯种;③ 该纯培养物接种至易感动物,能产生同样病症;④ 自人工感染的实验动物体内能重新分离得到该病原菌纯培养。
郭霍法则的特殊情况
5.免疫学:㈠ 主动免疫; ㈡ 被动免疫。
细菌学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观察细菌常采用光学显微镜,一般以微米为单位。
按细菌外形可分为:①、球菌(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
②、杆菌(链杆菌、棒状杆菌、球杆菌、分枝杆菌、双歧杆菌)
③、螺形菌(弧菌、螺菌、螺杆菌)
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2.革兰阳性菌(G+):显紫色; 革兰阴性菌(G-):显红色。
3.
细胞壁 格兰阳性菌 G+ 格兰阴性菌 G- 肽聚糖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三维立体结构) 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二维结构) 磷壁酸(重要的菌体表面抗原) 外膜(脂多糖、脂质双层、脂蛋白) 4.G-菌的外膜 {脂蛋白LPS(脂质A,核心多糖,特异多糖) 脂质双层 脂多糖}
脂多糖即G-菌的内毒素。LPS是G-菌的重要致病物质,使白细胞增多,直至休克死亡;另一方面,LPS也可增强机体非特异性抵抗力,并有
抗肿瘤等有益作用。
① 脂质A: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成分,无种属特异性,不同细菌的脂质A骨架基本一致,故不同细菌产生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均相似。
② 核心多糖:有属特异性,位于脂质A的外层。
③ 特意多糖:即G-菌的菌体抗原(O抗原),是脂多糖的最外层。
5.细胞壁的功能: 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并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G-菌的外膜是一种有效的屏障结构,使细菌不易受到机体的体液杀菌物质、肠道的胆盐及消化酶等的作用。
6.细菌细胞壁缺陷型(细菌L型):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呗抑制,这种细菌壁受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
原生质体:G+菌细胞壁缺失后,原生质层仅被一层细胞膜包住
原生质球:G-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外膜保护
细菌L型的诱发因素,如:溶菌酶,青霉素,溶葡萄球菌素,胆汁,抗体,补体等。
溶菌酶:能裂解肽聚糖中N-乙酰葡萄胺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B-1,4糖苷键,破坏聚糖骨架,引起细菌裂解。
青霉素:能与细菌竞争合成肽聚糖过程中所需的转肽酶,抑制四肽侧链上D-丙氨酸与五肽桥间的联结,使细菌不能合成完
整的肽聚糖,在一般渗透压环境中科导致细菌死亡。
细菌L型需在高渗低琼脂含血清的培养基中生长。
G+菌细胞壁缺损形成的原生体,在普通培养基中很容易胀裂死亡,必须保存在高渗环境中。
7.细 胞 膜:细胞膜的主要功能:ⅰ 物质转运
ⅱ 呼吸和分泌
ⅲ 生物合成
ⅳ 参与细菌分裂
8.细 胞 质:①核糖体 链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30S亚基结合)和红霉素(与细菌核糖体的50S亚基结合)均能干扰其蛋白质合成,从而杀死细菌,但对人体核糖体无害。
②质粒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③胞制颗粒 贮藏有营养物质。异染颗粒(也成迂回体,嗜碱性强,用甲基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
9.核 质:细菌的遗传物质。
10.细菌的特殊结构
⑴.荚膜:包绕在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为多糖或蛋白质的多聚体。
厚度≧0.2微米边界明显的称为荚膜或大荚膜;厚度﹤0.2微米的为微荚膜。
若粘液物质疏松地附着于菌细胞表面,边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一章 zno纳米线.docx
- 2013年高中化学 第三讲 第二节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 新人教版必修1.ppt
- 汽车造型设计说明书讲述.doc
- 外科学考试大纲-国家医学教育题库院校联盟要领.docx
- 普通心理学课后习题答案(二)介绍.doc
- 第八章 北京大学认知心理学课件.pdf
- 第一篇口腔颌面部应用解剖1.doc
- 提高数字电视信号电平的分析和探索.doc
- 第一章 SCI期刊(口腔).doc
- 韩语和汉语的对比分析.doc
- 中国国家标准 GB 42125.11-2025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1部分:用于处理医用材料的灭菌器和清洗消毒器的特殊要求.pdf
- 《GB 42125.11-2025测量、控制和实验室用电气设备的安全要求 第11部分:用于处理医用材料的灭菌器和清洗消毒器的特殊要求》.pdf
-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 词汇》.pdf
-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 词汇.pdf
-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建模构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5237-2025术语工作及术语科学 词汇.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建模构件.pdf
- 《GB/T 22454-2025企业建模与体系结构 企业建模构件》.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18910.64-2025液晶显示器件 第6-4部分:测试方法 带动态背光的液晶显示模块.pdf
- 《GB/T 18910.64-2025液晶显示器件 第6-4部分:测试方法 带动态背光的液晶显示模块》.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