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与自然(第2章)2
四、分类回收,循环再生 我们每天都在制造垃圾。这些混杂着各种有害物质的垃圾被拉去填埋,侵占土地污,染环境。长此下去,我们的地球会不会变成无法生息的垃圾场?垃圾不分类回收,就成为了污染环境、耗竭资源的魔鬼;垃圾分类回收,就成了造福人类和自然的宝贝。垃圾分类制造,最终造就一个资源循环型的社会。 五、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在地球上,人不是唯一的动物,还有许许多其他的生灵。它们和人类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创造物,任何一个物种的灭绝,都会影响到整个生物链的平衡。然而,人类为了自己的享受,使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的境地。大片的原始森林和珍稀植物被砍伐,大批的野生动物被猎杀。而救助野生动植物,必须从改变我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开始。如果每一个人都拒用野生动植物制品,那些偷卖者就会失去市场,偷伐、偷猎者也就会销声匿迹。保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让我们在每一个人的心中,建起一座自然保护区。 1、拒食野生动物,改变不良饮食习惯 在恐龙时代,平均每1000年才有一种动物绝种;20世纪以前,地球上大约每4年有一种动物绝种;现在每年却约有4万种生物绝迹。近150年来,鸟类灭绝了80种;近50年来,兽类灭绝了近40种。近100年来,物种灭绝的速度超出其自然灭绝率的1000倍,而且这种速度仍有增无减。 恐龙 鸟 兽 2、不猎捕和饲养野生动物,保护脆弱的生物链 我国已建立400多处珍稀植物保护繁育基地、100多处植物园及近800个自然保护区。1988年发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列入陆生野生动物就有300多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丹顶鹤等约90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有小熊猫、穿山甲、黑熊、天鹅、鹦鹉230种。 熊猫 金丝猴 天鹅 3、做环保志愿者,拯救地球,人人有责 做一个环境志愿者,已成为一种国际性朝流。很多知名跨国公司在录用人才时,特别注意应征者是否有参加环保公益活动的记录,以此来判断其责任感和敬业精神。据报道,美国18岁以上的公民中有49%的人作过义务工作,每人平均每周义务工作4.2小时,相当于2000亿美元的价值。在日本及欧洲各国,做环保志愿者也是公民普遍的常规行动。在我国,做环保志愿者也日益成为一种风尚。各地公民自愿去内蒙古恩格贝沙漠植树;深圳市民自发到长江源头建自然保护站;北京大学生周末去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传;西安有“妈妈环保志愿者活动日”;在绿色北京环保网站发起的拯救藏羚羊网站同盟和首都高校巡展活动中,众多网友和首都高校环保社团的同学们积极参与……,这些行动影响着更多的人,环保志愿者的队伍正在不断扩大。 第四节 基因与觅母 一、基因的概念 基因(遗传因子)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分子片段。基因通过复制把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使后代出现与亲代相似的性状。人类大约有几万个基因,储存着生命孕育、生长、凋亡过程的全部信息,通过复制、表达、修复,完成生命繁衍、细胞分裂和蛋白质合成等重要生理过程。基因是生命的密码,记录和传递着遗传信息。生物体的生、老、病、死等一切生命现象都与基因有关,同时,它也是决定人体健康的内在因素,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 DNA及其分子 基因发生变异的马 人们对基因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19世纪60年代,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就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控制的观点,但这仅仅是一种逻辑推理的产物。20世纪初期,美国的遗传学家摩尔根通过果蝇的遗传实验,发现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并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从而得出了染色体是基因载体的结论。 孟德尔 摩尔根 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尤其是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双螺旋结构以后,人们才真正认识了基因的本质,即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断。研究结果还表明,每条染色体只含有1~2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每个基因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由于不同基因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碱基序列)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就含有不同的遗传信息。1994年中科院曾邦哲提出系统遗传学概念与原理,探讨猫之为猫、虎之为虎的基因逻辑与语言,提出基因之间相互关系与基因组逻辑结构及其程序化表达的发生研究,成为当代系统遗传学的奠基人。 二、觅母:新的复制基因 1、觅母的概念 广义地说,所谓觅母(meme),即通过模仿的方式,进行自我复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