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官科病证医.pptVIP

  1. 1、本文档共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五官科病证医

《针灸学》 第七章 ;目赤肿痛;【治疗】; 【经验介绍】;麦粒肿;【治疗】; 【经验介绍】; 【附注】; 【小结】 ;耳聋、耳鸣;【治疗】; (2)虚证 治法:益肾养窍。以足少阴、手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太溪 照海 听宫 配穴:肾气不足者,加肾俞、气海;肝肾亏虚者,加肾俞、肝俞。 操作:毫针补法。肾气虚可用小艾炷灸患处。 其他治疗:;牙痛; 【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经验介绍】; 2.陈国卫等用针刺牙痛62例。取穴:主穴为督脉身柱至筋缩间的阿是穴,最疼痛者为主穴。配穴,上5~8牙痛取下关,下5~8牙痛取颊车,上1~4牙痛取颧髎,下l~4牙痛取大迎。方法:先针主穴,捻转进针,直达椎骨,用泻法捻转至得气后出针,不留针,配穴针刺用泻法,得气不留针。每穴行针时间均在8秒之内完成,每日1次或隔日1次。结果:62例全部治愈,其中1次治愈18例,2次治愈37例,3次治愈7例。(陈国卫,等.针刺牙痛62例。中国针灸1996;16(8):54) ; 【附注】; 【小结】; 咽喉肿痛是口咽和喉咽部病变的主要症状,以咽喉部红肿疼痛、吞咽不适为特征,又称“喉痹”。;【治疗】; (2) 阴虚证 治法:滋阴降火,养阴清热。以足少阴经穴为主。 主穴:太溪 照海 鱼际 操作:针灸治疗咽喉肿痛,常可配用近部取穴,临床常随证选用天突、廉泉、扶突等穴,以利咽消肿,操作时应严格遵照操作要求针刺,注意针刺方向、角度、深度,避免伤及脏器。 其他治疗 耳针法:选咽喉、心、下屏尖、扁桃体、轮1-6。毫针刺,实证者强刺激,每次留针1小时。; 【经验介绍】; 2.周世杰等用爆灯火治疗咽喉肿痛83例。治疗方法:寻找皮肤异点或选穴:常可在项背部找到皮肤异点。如在双侧肩胛骨内侧缘,脊柱两旁寻找皮肤上的斑丘疹、结节或压痛点等,或选用大椎、曲池、合谷、少商、角孙,必要时可配涌泉。操作:寻找到皮肤异点或定准诸穴后,取灯芯草一段,蘸植物油(香油、麻油或菜油),拿出后空干浮油,以不滴下为度。每次可爆灸1~3个穴位,间隔2~3天可灸第二次,勿在原穴位或皮肤异点上施灸,一般以爆灸6次为宜,结果:83例患者中,施灸6次痊愈者54例,占65%;有效16例,占19.3%;无效13例,占15 7%,总有效率为84.3%。其中施灸1次治愈31例,占37.3%;有效23例,占27.7%。; 【附注】; 【小结】; 本篇所讨论的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结膜炎,由细菌、病毒感染所引起或过敏而导致 ,多发于春夏之季,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有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假性结膜炎之分。本病预后多数良好,少数可迁延日久,若反复或剧烈的结膜炎,可后遗结膜干燥症;若炎症延及角膜,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 。 ?; 外感风热 外感 时行疠气 经脉闭阻,气血 壅滞,交攻于 目 内伤——肝胆火盛循经上扰 病理性质属实,久病可由实转虚或虚实夹杂。 ;风热证与肝胆火盛鉴别表 证型 主证 兼证 风热证 起病急、患眼红赤灼热、 伴见表证:头痛、鼻塞、 多泪、眵多黄粘、眼脸 或有发热、苔薄白或薄黄、 肿胀、 痒痛皆作 脉浮数 肝胆火盛 起病稍缓、眼有异物感、 伴见:口苦、咽干、烦 涩痛、白睛混赤肿胀 热,舌红苔黄、脉弦 ; 合谷、太冲—名曰“开四关”,调阳明经气以疏散风热,通导厥 阴经气以泄火疏肝,四穴相配疏散一身热邪; 风池—属足少阳经胆经,导肝胆之火下行; 睛明——足太阳、阳明交会穴,宣散眼部之邪热,有通络明目的作用; 太阳——点刺出血,以泄热消肿止痛。; 配穴:风热者,加少商、上星;肝胆火盛者,加行间、侠溪。 操作:毫针刺,用泻法。太阳、少商点刺出血,或太阳刺络拔罐,睛明应严格注意操作规程,轻刺。根据病情每日1~2次,每次留针30min。; (1)挑刺法:可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