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医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 校本教研;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体情况 1999年 开始方案设计和课程标准研制 2001年9月 义务教育新课程开始实验 2005年9月 义务教育新课程全国推广 2004年9月 高中新课程在四省(区)实验 2005年9月 江苏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2006年9月 天津、安徽、浙江、福建、辽宁5省 (市)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基本形成了“东部联片推进”的态势); 2007年9月 北京、湖南、黑龙江、吉林、 陕西5省加入高中新课程实验 2010年以前 高中新课程将在全国全面推开 目前我省义务教育课改进入巩固成果、总结推广经验、健全机制、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的常规运行新阶段 高中新课程进入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深入推进阶段 ;课程改革的核心;新课程与教学改革;课程改革形成的四项制度;背景与动因 什么是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与专门的教学研究的区别 怎样做校本教研 建立校本教研的制度 ;背景与动因; 背景与动因; 背景与动因; 2004年9月,我省芜湖市、合肥市庐阳区、铜陵县作为全国首批“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县区。 2004年底,我省共有11个县(区)申报了省级首批“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 ; 2005年在合肥召开了安徽省“创建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经验交流暨教研工作会议 主题是总结交流一年来各地区域推进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的经验、成果及存在的问题,部署今后工作。 ;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化发展,实施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都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所难以解释和应付的。实践证明,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深化和提高,课程实施和教学改革将走向形式化、浅层化和庸俗化。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全面提升学校和教师自我的研究能力和解决课程实施、教学改革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因此被摆上议事日程,成为新课程推进的一项紧迫任务,被称为课程改革的第二推动力。;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指出: “学校应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的交流与研讨,建设有利于引导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学校应与教研部门、高等院校等建立联系,形成有力推动课程发展的专业咨询、指导和教师进修网络。”; 背景与动因;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 什么是校本教研;校本教研与专门的 教学研究的区别;;四个方面的变化:; 1.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职责:; 校长具体行动  --参考湖南省长沙市一位校长的教育叙事;2.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3.校园新的精神文化建设;4.教研员角色的转变; 怎样做校本教研; 怎样做校本教研; 怎样做校本教研; 怎样做校本教研;课题与问题; 怎样做校本教研;举例:; 提出解决问题设想,拟定行动研究方案 如:潜山路学校 “教学中关注学困生成长”的课题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运用‘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研究”: ; 怎样做校本教研; 怎样做校本教研; 怎样做校本教研; 怎样做校本教研; 怎样做校本教研; 怎样做校本教研; 怎样做校本教研; 怎样做校本教研; 怎样做校本教研;设计;建立校本教研的制度; 建立校本教研的制度; 建立校本教研的制度; 建立校本教研的制度; 繁昌县教育局提出中小学校长是本校校本教研的第一责任人,专门制定了《学校领导从事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明确要求校长要实行“五挂钩”,做到“十个一”,即与一个学科、一个班级、一个课题、一个教师、一个年级挂钩;做到学期初写一份计划、期末写一份总结、一学期写一篇教育教学论文、每天查一本教学笔记或学生作业本、与教师谈一次心、学一点教育教学理论、写一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