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4、与妻书PPT概要
与妻书 林觉民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解题及作者简介: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运动,从1905年创立兴中会开始直到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辛亥革命)的胜利,其间先后发动了十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3月29日)的广州起义是一场战斗最激烈、对社会震动最大的一次起义,后因起义死难的烈士都埋在广州城外的黄花冈,故又名之曰“黄花冈起义”。 作者简介 罗万鹏 字意洞,号抖飞 近代民主革命者 24岁—— 参加广州起义 25岁—— 黄花岗之役七十二烈士之一 写作背景 本文作者林觉民是黄花冈有名的七十二烈士之一,这封信就是林觉民在起义前三天(4月24日即农历3月26日夜四更)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绝笔信。 与妻书又名绝笔书 被誉为天下第一情书 陈意映 林觉民 林觉民一家 意映姓陈,福建省福州市郊区螺洲镇人,毕业于福州女子师范学堂,是名宦陈若霖的后裔。陈意映婚后,参加了丈夫在家里办的一所女学。女学生十多人,夫之弟媳,堂嫂,堂姐妹,济济一堂,聆听林觉民介绍欧美各国的社会制度及近况,抨击旧礼教,宣扬新思想。争取自由平等的见解,渐渐深入她的心坎。当时,陈意映正缠小脚,思想上受着封建礼教的束缚。通过女学的教育,思想觉悟有了提高,小脚不缠了,要做新女性,于是便投考了福州女子师范学堂。 烈士夫人陈意映简况 相关资料 陈意映的父亲,叫陈元凯,广州起义失败时,陈元凯尚在广州任职。事发,他立即遣人返回福州林家报警。这就使陈意映等能在清政府官文未到之前,从南后街场桥路口万升桶石店后面,偷偷地迁往地处偏僻、住户很少的光禄坊早题巷内居住。不久,在一天深夜,有人从门缝塞进一小包东西,第二天清晨发现,原来就是林觉民烈士的两封绝笔书。陈意映一见遗书,悲痛万分。当读到“吾居九泉之下,遥闻汝哭声,当哭相和也”时,她眼花目眩,当即晕了过去。这以后,陈意映抑郁成疾,于1913年去世。(林:1911年) 课文朗读 听课文朗读。 找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 说一说文章的内容。 正字音 称心快意 几家能彀 必不能禁 使之肖我 以依旁如也 念六夜四鼓 chèn gòu jīn xiào bàng niàn (1)老①吾老②以及人之老③ (2)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3)吾平生未尝以吾所志语汝,是①吾不是②处 (4)汝泣告我 (5)瓜分之日可以死 (6)卒不忍独善其身 ①:尊敬 形作动; ②、③:老人 形作名 乐:以…为乐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语:告诉 是 : ①表判断 ; ②对 泣:哭着 名作状 瓜:像瓜一样 名作状 善:完善 形作动 典故和成语 “太上之忘情” “眼成穿” “骨化石” 原作“圣人忘情”。语出《世说新语·伤 逝》,意思是“圣明的人忘记了喜怒哀 乐之情”。林觉民说“吾不能学太上之忘 情也”,意在表达自己关心民众的痛苦, 与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通。 化用“望眼欲穿” 。意思是极目远望,眼睛 都快要破了,形容盼望非常急切。语出杜 甫《寄越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 老五十韵》:“归好肠堪断,新愁眼欲穿。” 事见南朝宋刘义庆《幽明录》。林觉民用这 个典故,意在说明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夫 妻离散,相见无期。 作者为什么写这封信,用意何在? “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表死别之意,“恐汝不察吾衷” “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报国之理 吾至爱汝, 即此爱汝一念, 使吾勇于就死也。 爱妻 爱天下 将爱妻之情与报国之志统一起来 三忆: 忆某夕关于夫妻谁先死的谈话 忆新婚的甜蜜生活情景 忆两次离家未能将实情告诉 妻子的原因和心情 一嘱: 嘱咐后事 三愿:一愿九泉之下“哭相和”; 二愿真有鬼; 三愿心电感应有道,是实 为妻子着想无所不至 对妻子眷念之深 当时国事如何?人们命运如何? 1、“遍地腥云,满街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2、“天灾可以死,盗贼可以死,瓜分之日可以死,奸官污吏虐民可以死,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 ” 3、“离散不相见,”“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者,不可数计,” 不忍你我死别, 更不忍你我生离, 尤不忍天下人生离死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