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恶性肿瘤血瘀证型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测定及其意义论文.doc
恶性肿瘤血瘀证型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测定及其意义论文
.freelbotic state on blood-stasis syndrome of cancer patients. Methods Sixty-nine cancer patients e group (56 cases) and non-blood-stasis syndrome group (13 cases), a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PAI-1),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fibrinogen (Fib), prothrombin time (PT) and thrombin time (TT) of the three groups eter, ELASA method and auto coagulometer. Results pared e group and non-blood-stasis syndrome group (P>0.05), hoa PAI-1 and Fib e group. The level of plasma t-PA e group, and there e group (P>0.05). pared e group, the expression of platelet CD62P and the level of plasma Fib e group. Conclusion There is a different degree of prothrombotic state in blood- stasis syndrome and non-blood-stasis syndrome of cancer patients. The changes of the expression of platelet CD62P, the level of plasma t-PA, PAI-1, PT, Fib and APTT may be the part of fundation in prethrombotic state of cancer patients.
Key e;prethrombotic state;molecular marker
现代研究已经明确,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病理与其他疾病有着本质的不同,研究发现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 PTS)在恶性肿瘤中较为常见1-2,并且与止凝血功能改变有着密切的相互联系。PTS既往称血液高凝状态(hypercoagulable state,HCS),是多种因素引起的止血、凝血和抗凝系统失调的一种病理过程,具有易导致血栓形成的多种血液学变化。大量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表明,血栓形成是在血管内皮细胞、血小板、凝血、抗凝、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多种因素改变的综合作用下发生的,这些因素在血栓形成之前已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3。而中医研究认为,血瘀证与恶性肿瘤存在密切关系4,在肿瘤的发生、增殖和转移等病理过程中,均有不同的表现。肿瘤病血瘀证患者更容易发生明显的止凝血功能紊乱、纤溶亢进及血小板活化,并且常处于血栓前状态,还可引起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栓塞等严重并发症,如不早期诊断和治疗,往往会因出血而失去治疗时机,甚至造成死亡5-6。因此,早期发现血栓前状态、防止DIC发生、降低出血发生率是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的重要相关因素7。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一些反映血栓前状态指标进行观察,阐明肿瘤血瘀证与血栓前状态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恶性肿瘤血瘀证提供客观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
恶性肿瘤诊断标准按照《临床诊疗指南·肿瘤分册》诊断8,并经影像学、B超、CT、胃镜及病理活检或细胞学确诊。
中医血瘀证诊断标准依照第二届全国活血化瘀研究学术会议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有关内容9,具体如下:⑴舌紫黯或有瘀斑瘀点;⑵典型涩脉或无脉;⑶痛有定处(或久痛、椎刺性疼痛或不喜按);⑷瘀血腹证;⑸癥积;⑹离经之血(出血或外伤瘀血);⑺皮肤黏膜瘀斑、脉络异常;⑻痛经,伴色黑有血块或闭经;⑼肌肤甲错;⑽偏瘫麻木;⑾瘀血狂躁;⑿理化检查血液、循环瘀滞表现。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痰凝血瘀证、阴虚血瘀证的辨证则依据《中医诊断学》(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六版)中的有关内容进行,不属于上述血瘀证型者归属非血瘀证组。
1.2 纳入标准
所有入选病例的西医诊断应符合规定的疾病诊断标准;入选病例的中医证候诊断应符合规定的证候诊断标准。正常对照组选择与病例组性别、年龄等相匹配的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