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 【论文关键词】急性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 【论文摘要】目的:采用介入治疗方法,临床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症。方法:采用介入导管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患者20例,发病时间12~48h。结果:20 例病人经溶栓治疗后闭塞动脉血管均再通。其有效率为100%,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的临床症状均消失。结论:介入溶栓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为基础疗法,具有溶栓成功率高、出血并发症很少等优点。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是一种发病急、后果严重的血管外科急症如不采取合适治疗将导致肢体坏死,所以及时作出诊断并配合相应治疗有利于患肢的恢复。以往大多采用外科血栓切除术,静脉溶栓等方法治疗但由于创伤大,并发症多,效果不理想而逐渐被介入治疗所取代,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的介入诊断、导管溶栓治疗、球囊扩张及取栓术已普通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1 材料和方法 1.1 资料:20例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 年龄55~73岁,平均年龄68.3岁 病例包括动脉硬化伴血栓形成11例,动脉栓塞7例血管外伤2例。其中病变血管右股动脉9例,右髂总动脉2例,左股动脉5例。阻塞段均较长。最短10cm最长者从右髂总动脉至腘动脉。全部病例均有明显的动脉缺血症状及体征,如患侧肢体疼痛麻木,脉搏消失,皮肤发凉发绀和功能异常等。症状持续12-48h,平均32h。 1.2 操作方法:20例患者均经健侧股动脉穿刺逆行或顺行穿刺插管行常规造影。明确病变部位及闭塞程度、侧支循环情况,先行肝素抗凝。然后用超滑导丝(260mm)和Cobm导管配合贯通闭塞血管,然后交换多侧孔的溶栓导管,使侧孔埋入血栓近心段内溶栓。逐步推进导管或导丝,充分溶栓,采用先经导管注入尿激酶250000 U。于15-30 min内再注射250 000 U。完毕后再次造影了解再通情况。闭塞段大部分管腔开通者保留溶栓导管3-5 d,用微量泵缓慢推注尿激酶溶栓。溶栓药物的应用剂量根据凝血功能测定而进行调整。以PT值在正常值1.5~2.0倍为宜。24h后复查造影,血管开通不满意者继续前述溶栓治疗方案。48h后再复查造影,满意可拔管,术中经导管给予肝素(0.5-1.0mg/Kg)配合治疗,术后继续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一周。出院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潘生丁150 mg/d 6个月,并积极治疗原发病。 2 结果 2例外伤性血管闭塞中有1例因股动脉中下段血管壁挫伤而行静脉移植术,移植后,移植血管痉挛,流速较慢,术中造影并经导管注入5000U肝素溶液,用导丝和导管贯通移植血管段数次后,血管完全通畅。另1例外伤性血管闭塞病变因造影证实分别为股动脉下段及胫动脉上段血栓形成,采用先经导管冲击50万U尿激酶,更换球囊导管扩张,再经导管缓慢注入50万U尿激酶,造影证实血管通畅。足背动脉可及,拔管后返回病房继续抗凝1周。12例病人在48h后血管再通满意而拔管。6例血管开通但血栓未完全溶解,其中1例血管未开通但血栓部分溶解。此6例病人在48h后复查血栓基本溶解而拔管,1例出现足趾缺血表现,继续溶栓治疗2h后缓解,1例出现穿刺口导管周围出血, 经局部压迫及加用小沙袋连续压迫而使出血得到控制,无其他出血并发症。 3 讨论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是临床急症,要求尽快开通阻塞血管、恢复血流。目前较多文献报道采用血管内溶栓疗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外伤性和非外伤性引起的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病变,需要及时明确诊断、积极治疗。近年来,随着介入放射在基层医院的普及,动脉内局部灌注技术的应用为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病变创造了条件[2]。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溶栓治疗,以往均采用经静脉滴注溶栓药物,其成功率低,治疗时间长,用药量大,并发症多。应用腔内介入治疗后,其成功率明显提高,由于增加了局部药物浓度,治疗时间短,提高溶栓速度,减少全身出血。但溶栓的时机对溶栓成功至关重要,新鲜血栓效果最好,本组20例急性发病者动脉闭塞全部开通。溶栓治疗血管开通后应继续溶栓治疗直至血栓基本或完全溶解, 还应配合充分的抗凝治疗,以防止短期内再次形成血栓闭塞血管。导管溶栓治疗应使用多侧孔灌注导管,并将其深埋入血栓中,在血栓溶解松动后,应将导管向前推进继续溶栓治疗。这种导管接触性溶栓法是理想的溶栓方法[3]。此方法大大增加了尿激酶与血栓的接触面,提高局部药物浓度,发挥迅速而强大的溶栓作用。尿激酶直接激活纤维蛋白酶原,溶栓可在血栓内完成,而且导丝与导管的机械作用, 有利于使血栓破碎加快溶栓速度。 穿刺点应选择健侧股动脉,这样操作方便,且术后压迫止血时不影响患侧动脉血流。本组病例虽然不多,但介入放射在急性下肢动脉栓塞中应用的价值应该得到肯定,在明确动脉栓塞的部位,软化血栓,特别是经导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