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三.脏腑
脏 象 教 学 要 求 共6学时。 1. 掌握内容 五脏六腑的主要生理功能 2. 熟悉内容 (1)五脏与肢体官窍的联系 (2)脏腑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五脏之间的关系 3. 了解内容 奇恒之腑(脑与女子胞)的主要生理功能 教学内容 脏象学说的内容与特点 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与肢体官窍的联系 六府的主要生理功能 奇恒之腑的主要功能 脏腑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一节 脏象学说的内容和特点 脏 象 指藏于体内的内脏及其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的总和。 脏 象学说 即通过对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研究人体各个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 脏象学说是以脏腑为基础的,因此又称为“脏腑学说”。 (一)脏象学说的内容 脏腑:即内脏的总称。按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的不同分为三类: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 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 五脏多为实质性脏器,其生理特点是:化生和贮藏精气;“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 六腑多为空腔脏器,其生理特点是:受盛和传化水谷;“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奇恒之腑,指不同于六腑的腑,形态中空,与腑相似,但内藏精气,功能类脏,故称奇恒之腑。 精、气、血、津液: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是脏腑生理活动的产物,反过来又成为脏腑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 (二)脏象学说的特点 1. 结构上是以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以脏腑分阴阳,脏为阴,腑为阳,一脏一腑通过经脉相互络属,构成表里关系。同时,五脏与形体诸窍联结成一个整体。 2. 概念上是解剖、生理、病理上的高度统一:中医学脏腑所表明的不单纯是一个形态学的概念,而更重要的是一个生理病理学概念。 3. 临床上是辨证论治的依据:由于脏腑本身就是一个解剖、生理、病理学相结合的概念,所以脏象学说就成为临床辨证论治的基础。 第二节 脏 腑 需要注意的问题: 中医脏腑与西医脏器的异同 ?中医脏腑学说的形成,虽有一定的古代解剖知识为基础,但其发展,主要是基于“有诸内,必形诸外”的观察方法,因而其观察分析的结果,必然大大地超越了人体解剖学的脏器的范围,形成了独特的生理和病理的理论体系。 ?中医脏腑学说中,心、肝、脾、肺、肾等脏腑的名称,虽与现代人体解剖学的脏器名称相同,但其各自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却不完全相同。 ?中医脏腑学说中一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可能包含着现代解剖生理学中几个脏器的生理功能,而现代解剖生理学中一个脏器的生理功能,亦可能分散在中医脏腑学说的某几个脏腑的生理功能之中。 ?脏腑学说中的脏腑不单纯是一个解剖学的概念,更重要的则是概括了人体某一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念。 ?例如心脏,它除了代表解剖学上的实体外,还包括一部分神经系统,尤其是大脑方面的某些功能。因此中医脏腑学说的“心”,不能完全等同于西医解剖学上的心脏。 ?同样,中医脏腑学说中的“脾”也与西医脏器的脾不同。 一 、 五 脏 心位于胸腔,隔膜之上,两肺之间,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花,有心包裹护于外。 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五行属火,在五脏中属阳中之阳,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在五脏六腑中居于首要地位。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之间相互络属,故与小肠相表里。 心 (1)心主血脉 是指心有推动血液在脉道中运行的功能。心之所以能够推动血液的运行全赖于心气的作用。心、脉和血液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心与脉相连,血液在心和脉中流动不止,循环往复,如环无端,这些功能都由心所主。 心的正常搏动,主要依赖于心气。人体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只有得到血液的濡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功能活动,人体才有生命。若心气虚衰,不能推动血液运行,心与脉的搏动就消失,人的生命活动也就终止。 (2)主神明(心藏神): 神,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指心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 狭义的神,是指心所主的神志,即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心对人体生命活动起着主宰作用。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必须在心的统一指挥下,才能进行协调的、正常的生命活动。 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信息,进行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但是,必须明白,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是由五脏共同完成的,心是主宰者。 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之间有着密切联系。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心主血脉功能正常,则神志清晰,思维敏捷,精神充沛;如果心血不足,常可导致心神的病变,而出现失眠、多梦、健忘、神志不宁等症。另一方面,心主血脉的功能也受心神的主宰。 (2)开窍于舌:心的气血上通于舌。通过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