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油气藏形成条件及评价试卷.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三、有效圈闭 有效圈闭是指在具有油气来源的前提下,能 够或曾经聚集并保存油气的圈闭。应具有:①距 油源近;②形成时间早;③闭合度高;④保存条 件好等条件。 1.大容积 一个大容积的圈闭包括:①面积大;②闭合 高度大;③储层厚度大(单层厚度大或层数多, 总厚度大);④有效孔隙度大。 2.距油源区近 ①空间位置近;②位于油气运移的主要道路上; ③有良好的通道 思考、扩展: ①油源是否充足,如油源足能充满所有圈闭,上 述条件重要性就不大; ②储层岩性变化及受断层分割程度,若储层岩 性变化小,连通性好,油源又充足,上述条件 重要性就不太明显。 ③陆相地层,纵向、横向变化大,上述条件作用 表现明显。 ④海相地层,纵向、横向变化稳定,上述条件作 用表现不太明显(比陆相) 3.形成时间早 圈闭形成时间必须早于油气运移和聚集的 时间或者两者同步,才能有效。一般认为,凡 是最后一次区域性运移、聚集以前或同步形成的 圈闭才可能为有效圈闭。如经过多次构造运动, 则决定盆地最后一次的构造运动,就显的很重要。 因最后一次构造运动,可能产生两种结果: ①使原有构造面貌继承性发展,圈闭进一步发 育定形,这些时间长、继承性强的圈闭,对油气 聚集有利; ②构造运动破坏了早期圈闭,促使油气再次发生 区域性运移,早期未破坏的圈闭及与最后构造运 动形成的同步圈闭,成为有效的圈闭; 4.圈闭的闭合度高 闭合度必须大于油水倾斜面两端的高程差 (动水条件)或油水过渡带的厚度,才算有效圈闭; 5.保存条件好 ①圈闭的盖层有良好的封闭性;②圈闭没有遭到 不同程度的改造或破坏(包括构造运动、破坏程 度不等的圈闭条件、成岩变化等)。 综上所述,能形成巨大油气藏有效圈闭必须 具备大(大容积)、近(距油源近、在运移路上)、 早(形成时间早)、高(闭合度等)及保(保存条件好) 五个基本条件。 实质上,是生、储、盖、圈、运、保有机配 合的结果。 四、油气源对比 (一)对比的意义、基本原理 油气地球化学对比,广义上包括:①油-油; ②油-岩;③气-气;④气-岩;⑤油-气-岩对比; 其中油-岩,气-岩对比是核心问题。 油气源对比实际上就是运用有机地球化学基 本原理,合理地选择对比参数(指标)来研究油、 气与源岩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勘探证实有油气后,就应查明: (1)油气是否同源。(2)母岩是那个层位。 油气对比的基础是: ①性质相同的两种油气应源于一母岩; ②母岩排出的油应与母岩中残留的油相同; ③母岩排出的气的类型应与母岩的性质一致。 无论那种对比,对比原则是相同的,即都基 于它们的相似性。凡二者相似,可认为有亲缘 关系;反之,则无亲缘关系! (二)对比参数的选择 选取原则: 1.选择在演化、运移和后期次生变化中,较稳定的特征 化合物; 2.对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油气采用不同的对比参数; 3.减少次生因素的干扰,尽量采用系列化合物的分布及 相对比值; 4.单一参数对比总有局限性,任何对比都应因地而宜, 采用几种系数组合进行,且充分考虑地质、构造、岩 相等多方面资料; 5.广泛采用数理统计方法,用计算机进行处理,以便更 科学地研究对比参数之间的科学性。 对比参数 1.石油对比参数 常用的有:微量元素、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分布 型式和特征,各种烃类化合物分布型式和比值, 碳氢稳定同位素、孢粉组合等。 2.天然气对比参数 常用的有:烃气富集系数、甲烷系数(C1/Ci)、干 燥系数(C1/C+2)重烃系数、碳氢稳定同位素等。 (三)油源对比 1.微量元素 钒卟啉热稳定性比镍卟啉差,V/Ni一般随 地质年代增长而减少。 陆相, V/Ni<1;海相 ,V/Ni>1 2. 轻烃组成 将化学结构和沸点相近的烃类组份配对, 求出各相应配对分子浓度比率,然后再按比率 (R)进行对比。 R=(CAa/Cab)/(CBa/CBb) 当R=1时,表示二者完全一致。 3.C+15正烷烃分布 主要采用正烷烃碳数分布曲线,一般具有 亲缘关系的油气有相似的分布曲线。 包括:①碳数分布范围; ②主峰碳数; ③碳数分布型式; 条件:主要用于正常原油,即未受降解或受降 解较小原油的对比。如果原油经过细菌降解, 该指标就难以应用。 4.生物标志化合物 类异戊二烯型烃中的姥鲛烷,植烷可用于对比 常用对比标志有: Pr/Ph,Pr/nC17,Ph/nC18,(Pr/Ph)/(nC17+nC18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